《稳》加藤谛三(日)
内心世界稳定了,无论遭遇什么情绪,都有足够的韧性,允许自己做个无力的人,悲伤的人,害怕失败的人,因为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不害怕,才有可能冷静下来寻找解决的方法。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一)正视自己的感受
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未被充分满足,就会导致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的进行心理发展下一个阶段。
心中有归属感的人,是不会为了进入某一个团体而去牺牲自己的,也不会试图去紧紧抓住某个人。
能够控制自己的人都是潜意识中没有压抑欲望的人。而无法控制自己的人,都是在潜意识中残存着小时候没有得到满足的基本欲望的人,他们在潜意识中非常固执的想要满足自己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
人在小的时候让撒娇这种基本欲望得到满足的话,就能够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便能够具有自主性,自主性这种高层次的欲望是要在满足了基本欲望之后才会激发出来的。
期待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是在否定自己生来所具备的东西
所谓的活得好,其实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结果,抓住机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满足于其结果。
孩子需要周围亲近的人对他施以善意,需要别人给他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
过剩的意愿,过度的愿望会反过来妨碍完成这个愿望的执行力。
人在悲伤的时候,除了悲伤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不觉得感激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办法觉得感激。人的情感不会因规范和伦理而改变。
对计较得失表现出极端的敌意的人,其实大多是非常吝啬的人,其本人以为自己不会计较得失,但其实他却比一般人更在意利益。
想要享受一件事,是需要精神上的健康的,精神上的健康指的是心中没有不安的情绪。
越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感到烦躁的人,越是明白确立自我的重要性。
证明一个目标是否适合自己的证据就是是否有情感的混乱,感到心里很平静,能够让她真的有发自内心的热情的事物,才是适合一个人的目标。
(二)了解弱小的自己
弱小和自卑完全是两回事,当接受不了自己的弱小时,便会产生自卑感
有自卑感的人,无法接受别人的优秀
拥有自信的人撒谎比较少,而具有优越感的人则谎言比较多。这是因为自信是对人生的一种信赖感,而优越感和自卑相似,都是源于自我的不认同。
对于争强好胜的人来说,实际上谁都没有威胁他,他却感受到了旁人的威胁。
同样都是孩子,但是情绪上不成熟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爱,精神上自律的孩子则得不到爱。
具有神经性自尊心的人觉得自己靠不住,他们会试图通过权威来弥补内心的空虚。拥有健康的自尊心的人则想拥有具体的成就。
癔症性格的特征,对外一副笑脸,内心却是不满。
和朋友待在一起时会感到无法满足的人,是继续在父母的期待和命令的那条跑道上不断奔跑的人 。

(三)了解自己与对方内心的真相
自恋者其实是自我评价很低的人,自我评价低的人总是会马上去和别人比较,因为自恋者内心中无法评价自己,所以他们才会那么需要自己比别人优秀的证据。
对于自恋者来说,为别人做点什么是非常难得的重大事件
自恋者的特征就是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内心的不满倾向,然后去责备那个人,以此来解决自己心中的冲突,获得一时的心理安定。
例如他说那个人总爱挑别人刺,实际上他正是那个爱挑刺的人,他正在因心中的冲突而感到痛苦。
权力主义者也是内心没有得到自我发展的人。
那些常常爱讲大道理,看起来很正派的人很多都在因沉重的自卑而感到痛苦不堪。具有过度的道德意识的人常常是自卑感极强的人,他们的内心常常是非常冷漠的。而那些看起来与社会背道而驰的人,确实最重视社会的人。
对某个人的顺从成了自己全部的价值体系,他是一个对自己的情感没有察觉的人
青年时期与拥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人相遇,不去过多思考,只因为不同就马上生出轻蔑的想法的人,是他的自身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还没有和父母做到精神上的断奶。
对于具有抑郁症病前性格特征的人来说,想做什么的欲望是稀薄的。对于他们来说,必须要做点什么的规则意识比想做什么的欲望要强的多。
(四)不勉强的交往
自体化意味着能够认可与自己不同的他人的存在,意识到互相的期待存在“不一致”。
压抑自我的人总是爱给很多事情合理化。合理化,指的是把得不到社会认可的自己的欲望,说成能够得到认可的样子。
八面玲珑的人已经习惯了欺骗性的一体化,所以就算迎合他人,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去做点什么,他们总是把爱、信赖挂在嘴边,但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却很稀薄。
依赖心强的人,无论多么亲切,他的亲切都会显示出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这是因为依赖心强的人,并不是出于爱而对对方亲切,而是出于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而对对方亲切。
为了逃离自己的没有价值感,而总说些漂亮话的人有很多,在说漂亮话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稍稍缓解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痛苦。
会对自己的弱点过度反应,甚至于虚张声势的人,是在用敌视的目光看待社会及自己周围的人。
父母很自卑,会对孩子的话过度反应,孩子无心的一句话就可能会伤害到父母神经症性的自尊心,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其实是继承了父母的自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