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剽悍读书营

【6/10】做对事

2018-12-08  本文已影响8人  青词读书看世界

最近有一个故事,一直在我脑中徘徊。

有个大学生,为了当上奥运会志愿者,不惜从南方的大学退学,重新参加考试。

当她重新进入了北京的理想大学后,最终目标是当一名外交官。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就是3年后英语成绩,必须是全校前几名。

万万没想到,入学后第一次英语摸底考试,她的成绩,竟然排在全年级非常非常靠后的位置。

以这样的成绩,怎能实现理想。她先后经历了震惊、沮丧与自卑,但没有退缩。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心做到“一万小时定律”。于是,除开学校必要课时外,另外5000小时,她分配到之后3年1000天内完成。仔细研究,发现只能利用5点早起后的3个小时。

她做到了!她就是《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

昨晚听了欧小欧老师的分享,讲了界定问题,底层逻辑,反证思维等等。惊觉人与人的思维方式差别是那么大,第一次听下来,都听清了,可又好像都没听明白。思维不同,词汇量也大大不同,认知也是差了好几级。

她之所以是职场高手,而且实现了“爆发式的成长”,正因为她抓住了最关键的事情。

一句话总结就是:打通底层逻辑,一切畅通无阻。而张萌也一样,大学时,就能为了一个目标,抓住关键,并且执行到底。她们都是做对事的典范。

没有对关键事情的认定,没有极强的自律精神,张萌又怎能三年如一日,每天5点早起练习3个小时的英语,实现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没有对关键事情的认定,积极打通最重要的思维原则,欧小欧老师,又如何在面对职场问题时,认清楚“所有问题说到底都是人的问题”的根本。在界定问题时,同时用上正反思考做到精准的预期。正如她所说“不要把时间花在了不是问题的问题上。”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做对事”这个认知,放进自己的大脑中。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