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跟着我们走遍世界

男人们最向往的天堂?波罗的海的心脏,世界文化遗产| 漫步拉脱维亚

2023-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跟着鹏叔游世界

1.

我们在里加竟然待了一周。

里加,拉脱维亚首都,也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城市。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别说里加,就是拉脱维亚,在国内充其量是一个小众、冷门的旅行地。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拉脱维亚,出来的结果很多是博眼球的““男人们最向往的天堂”、“世界上最愁嫁女儿国”、“性都”……

诚然,这话也不能说不对,但她并非如此片面。

拉脱维亚,和北边的爱沙尼亚及南边的立陶宛组成“波罗的海三国”(三傻)。经常被放在一起,是因为其人种、地理、历史的相似性。

(从语言学来讲,其实是不同的——爱沙尼亚人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人,而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均属说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人。)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从地缘上看,三傻北与芬兰隔海相望,东与俄罗斯、白罗斯接壤,南邻波兰,西隔波罗的海对面是丹麦、瑞典。正是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成为周边强国争夺的对象。

除了立陶宛可以声称在20世纪以前自己曾享有一段时间的国家主权(16世纪立陶宛和波兰组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外,这块儿曾被德意志、瑞典、普鲁士、丹麦、波兰、德国、苏联轮番的占领和统治。

直到1991年,三傻才正式从苏联独立出来。

单拎出来拉脱维亚概述下它的历史——一部800多年的悲剧史。

古称利沃尼亚(现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3世纪由日耳曼人的宝剑兄弟骑士团(Livonian Brothers of the Sword是里加的阿尔伯特主教在1202年建立的一个军事修会)所征服,并强迫改信基督教,同时建立了十字军国家。里加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并于1281年加入汉萨同盟。

1260年的利沃尼亚联邦

直到16世纪,利沃尼亚战争(1558年至1583年间为争夺古利沃尼亚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由沙俄对抗由丹麦挪威、瑞典帝国以及波兰立陶宛所组成的联军)后,沙俄战败,拉脱维亚被波兰立陶宛联邦接管,成为其诸侯国。

纳尔瓦1558年俄国围城

在之后在波兰和瑞典的战争中(1600-1629年),沦为瑞典帝国的领地。

Swedish Livonia, between Swedish Estonia and Courland (1600s)

后来俄罗斯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崛起,大北方战争(1700年 - 1721年)席卷东欧。瑞典战败并走向衰落,拉脱维亚重被俄罗斯占领。

统治了近200年后,直到一战爆发。德国卷土重来,1916年侵入拉脱维亚,1918年一战结束,拉脱维亚终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

可惜,和平的日子没过多久,二战来了。1940年被苏联强占,成为苏联的加盟国。然而德国纳粹太猛,1941年占领里加,直到二战结束。拉脱维亚于1944年第二次归属战胜的红军。

一直到现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重获独立。

苏联解体后的独立主权国家, 8.立陶宛  10.拉脱维亚 15.爱沙尼亚

太难了。

2.

从格但斯克飞到里加,只需一个小时的时间。相比波兰的格丹斯克,里加明显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坐着机场巴士半个小时进入了中心城区,为了看看老城,我们特意中途换了有轨电车,天蓝色的电车开过道加瓦河,拐入火车站旁边狭窄的街,穿过一大片商业区,进入北边的旧城区。

我们预订的民宿在Tallinas街上,在老城以北步行半个小时的地方。算是偏僻了,路两旁房子大多比较破旧,看的出来有些年头儿,外立面倒是有色彩靓丽的涂鸦和别具特色的装饰。

民宿在一个赌场的楼上,从后院儿进入阴暗的楼道,爬上二层。老旧的钥匙弄了半天才进去,屋顶很高,很亮堂,房子不大,一个大开间20多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四周Maxima、Rimi连锁超市不少,生活还算便利,唯一缺点就是离老城区有点距离。

还好,市区公共交通发达,有轨电车和公交车线路多,覆盖广,1.5欧90分钟随便坐。要吐槽的一点是,这边的司机不怎么让行人,跟国内差不多,开车很猛。

没错,里加地理范围属于东欧,但是使用欧元,消费明显比波兰高了不少,跟瑞典有的一拼。

已是五月下旬,白天气温只有14°。阴天冷风一吹是真冷,太阳当头一晒也是真热。像极了北欧。同样和瑞典类似的是,这边女性身材的高挑,显得我矮了一截。

从我这几天的旅游经历来看,游客不多,亚洲面孔更少。他们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大多比较表现冷淡,给人有距离感,而且只要出了游客聚集的老城区,很多人也不大会讲英语。虽说拉脱维亚语是官方语言,但俄语也是非常普及的。

里加是否值得来旅游?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就我的感受而言,大可不必专门来,如果顺道可以待上两天。绝大部分中国游客,都是“波罗的海三傻”一趟打卡。

和欧洲其他旅游城市一样,里加可供参观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老城,也是里加的中心。

老城很小,景点集中,很适合步行游览。

3.

在里加的七天,经常会路过自由广场,这里是老城和新城的交界处。

广场中央耸立着的自由纪念碑是里加古老和现代的分界线,取代了原先俄国统治者彼得大帝的雕像,建成于1935年,象征着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有点类似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顶的自由女神手举三颗金色五角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文化区,上面还铭刻着“为了祖国和自由”。基座的人物群雕表现拉脱维亚人摆脱俄罗斯帝国的统治的壮举。

在自由广场的周围,小运河的两侧是巨大一片城市绿地公园。其间遍植各式树木、花草、喷泉和雕像,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也在左近。

走厌了老城的石板路,我和kk就喜欢在这里散步,累了就坐在草地上,看着运河里来去的游船,好像居住在里加的市民一样。

从纪念碑过桥,便来到了里加老城。这座始于13世纪的老城至今风姿绰约,百余座精致且风格迥异的建筑让里加老城于1997年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不少建筑在战争中被毁,真正中世纪的残存屈指可数,但原样修复后的里加老城,还是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

老城不大,一步一景,不用规划什么特别的路线,也无需地图,走上几个来回,基本游客必去的打卡点你都会经过。

我们从最著名的猫屋开始。

在Livu广场北侧,有一座奶黄色的新艺术风格的高楼,宛如中世纪童话城堡路过的游人无一不抬头张望,city tour的导游也都会指着这栋建筑的顶端绘声绘色的讲着什么。

原来在屋顶两座塔的尖上各趴着一只翘尾躬身的黑猫,似幽灵一般,这在将黑猫定义为不祥之兆的欧洲极为少见。

背后是一个有趣的复仇故事:猫屋的主人是富有的拉脱维亚商人,被德国人掌控的大公会拒绝加入后极其不满,于是故意让黑猫的屁股对着街对面的商会,以作报复。公会成员勃然大怒,闹上法庭,最终调停的结果是拉脱维亚商人加入公会,猫转了个身。

现在这两只黑猫俨然成为了里加的明星,纪念品商店都是它们憨态可掬的模型。然而,它们并非老城唯一的动物。

阳光照耀下,你会发现老城不少的屋顶上都站着一只金光闪闪的公鸡,它们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标志——风信鸡。过去,当地人笃信公鸡能驱魔避邪——鸡叫三遍,天亮之时,魔鬼就得返回地狱。后来人们把鸡身涂为金色和黑色,以此来辨风向。

还有圣彼得大教堂后面的那组鸡、猫、狗和驴的雕塑,是来自德国不莱梅的同款(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是因为里加和不莱梅是友好城市)。

这四个动物的故事取自德国的童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

一只老驴、一只老狗、一只老猫和一只老鸡,它们因为年老体弱而被主人遗弃。它们相互碰到后决定一同前往不莱梅城寻找成为城市乐手的机会。

在途中,它们发现一座小屋,里面住着一群恶作剧的强盗。城市乐手们联合起来,用自己的特长制造噪音,吓跑了强盗。城市乐手们在屋子里安居下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决定不去不莱梅了。

这个故事传达了合作与勇气的重要性,即使是年老体弱的动物也可以通过团结一致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战胜困难,找到新的归属。这也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常常被用来讲述友谊、团队合作和励志的主题。

圣彼得大教堂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3世纪,但教堂多灾多难,建成后数次被毁再重建。从外面看,高高的尖顶倒是蛮壮观。唯一让我困惑的是,为啥里加几乎所有教堂都收费。在欧洲教堂看的多了,我们就懒得进了,不过到钟楼塔顶倒是可以俯瞰老城,拍拍照。

在里加进了唯一的一个免费教堂,竟然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基督诞生大教堂距离老城不远,金色的穹顶和洋葱头伸向天空,你很难忽视它的存在。

1876年,当时的里加被俄罗斯帝国统治,城市内涌入许多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移民,为了满足信徒们的礼拜需求,这座东正大教堂开始修建。 难能可贵的是,教堂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幸存,并到现在。步入教堂内部,金碧辉煌,装饰奢华,宛若天堂,可惜不让拍照。

在教堂的旁边就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艺术博物馆,有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五月最后的一个周日,可以免费参观后者。溜达了一圈,感受下拉脱维亚的艺术,不懂但甚是触动,无以言表,只能说我没有艺术细菌。

视线拉回老城。

窃以为,里加最漂亮的建筑莫过于市政厅广场上的两座连体建筑——黑头宫。

黑头宫始建于1334年,是当时黑头兄弟会的聚会场所。不过,原建筑在1941年二战中被毁,48年又被苏联人夷为平地。现在我们眼前的建筑是依照原图纸1999年复原并开放的。

黑头兄弟会是14世纪中期活跃在古利沃尼亚的组织,一直到今天。起初是个军事组织,有点类似骑士团,后来慢慢发展成社会组织。他们中的成员大多来自德意志的未婚商人、船老板和外国人。

这帮有钱的商人,又是年轻的单身砖石王老五,每天聚在一起各种玩耍和挥霍。1510年的平安夜,兄弟会的一些成员喝大了,砍了一棵树立在俱乐部前,并用手头能找到的各种东西花、玩具、礼物等装饰树,随后付之一炬。从此,圣诞树就成了黑头兄弟会庆祝圣诞的一项传统,并逐渐传遍全球。

黑头兄弟会的热情将黑头宫变成了里加的主要文化场所之一,直到今天。晚上11点半我路过的时候,里面还在举行酒会,看出入的人也都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许也是商人。六百年前,他们的先辈是不是也在举办类似的聚会?

这么漂亮的建筑,为什么叫“黑头”呢?也许你和我有一样的疑问。

网上推测原因很多,但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我觉得相对靠谱的是:黑头指的是圣莫里斯(St. Mauris/Mauritius),三世纪古罗马帝国的底比斯军团长,他的部队多数是黑人,包括他自己。就是下图黑头兄弟会纹章上的这位。

彼时,基督教还是被迫害的非法宗教,但底比斯军团已秘密皈依。当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派这个军团到瑞士平乱,并命令杀害当地的基督徒,莫里斯拒绝服从命令,从而整个军团6600名官兵悉数被杀。这一切所发生的地方正是今日瑞士的圣莫里斯。

军团长莫里斯成为殉教的圣人,后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主保圣人,也是黑头行会的主保圣人。

夜晚游人散尽,月色下的宫殿外观恢弘大气,格外的唯美浪漫。

尤其正立面丰富而优雅的装饰,曲折如花朵一般向上攀的山形墙依稀述说着里加当年汉萨同盟时的辉煌。

黑头宫的隔壁是拉脱维亚被占领时期博物馆,面对河边广场上立着拉脱维亚红色步兵像,不用进我都大概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倒不如多走几步到战争博物馆参观一下,毕竟免费开放。Latvian War Museum就在醒目的火药塔里,也算是老城的地标性建筑。

博物馆四层,非常大,十几个展厅展示了拉脱维亚自14世纪以来从古至今经历的各种战争,有文字有图片有沙盘有影音有文物有实景还原,全方位的展示了这个国家的不容易。

游客稀少,可以慢慢走、慢慢看。

在火药塔对面十几米,有一堵壮观的建筑外墙,米黄底色上绘着拉脱维亚所有城市和自治市的徽章,非常漂亮,这是为了纪念1991年拉脱维亚脱离苏联重获独立而作。

其实,这个外墙是Jacobs军营的尽头,而这一连排齐整的临街房屋过去是瑞典军营,现在是商铺和旅店。

马路对面则是一段仿古的城墙和塔楼,看着就特别新,明显是近年复建的。

不过夹在城墙中的瑞典门可是17世纪末的历史遗迹,也是里加旧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

城门上方雕刻着象征瑞典王国的狮头,门洞两旁还留着当年的弹孔。这个景点很容易忽略,就是经过,如果不注意,你也不知道是它。

关于瑞典门还有一个传说:一位里加少女爱上了一个瑞典士兵,一次两人秘密半夜约会时被发现,因当时规定禁止他们的恋爱关系,于是被抓起来并活埋进了这座城门里。据说,情侣携手走过瑞典门,只有能听到墙里恋人的情话,才代表着真爱。是不是有点瘆人。

走入瑞典门朝老城里面深入,绕过几条小巷子就来到了“三兄弟之家”。三个紧挨着的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是由一个家庭的三个兄弟分别建造的。

右边的那座最古老,建于约1490年,是古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朴素的外墙没有任何装饰,窗户极小。中间那座最高最大也最漂亮,建于1646年,典型的荷兰风格。左边淡绿色的细长条建于17世纪,门楣上怪兽面具模样的装饰蛮有意思。

听说就在不远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矗立着与之相对的三姐妹之屋,待我回头再去拜访了。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中心广场,也是老城区最大的广场。

广场上立着大幕布,循环实况转播冰球比赛,正赶上最近冰球世界杯在里加举办,老城热闹非凡,来自各国的球迷拿着酒瓶呼啸而过,时不时就有人高声欢呼和唱歌。

我半夜一点多出来溜达,灯红酒绿,餐厅酒吧歌舞升平,到处都是喧闹的场面。

傍晚,如果过阿克曼大桥,走到老城对面,漫步道加瓦河畔,回望,犹如一幅油画。

圣彼得教堂的尖顶撑起了老城的天际线,圆顶大教堂和圣公会教堂也格外引人注目。喜欢摄影的朋友,不可错过这个观景点。

4.

如果只在里加待一两天,你都不用乘坐任何公共交通。汽车站和火车站紧挨着,步行到老城不过二十分钟。

在火车站附近有五座巨大的拱形棚非常显眼,这就是里加中央市场,也是游客可以体验当地生活的一站。

大棚造型独特,原本用于停放德国齐柏林飞艇,后来才改为市场,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集市。每座大厅分门别类的售卖水产、肉、奶制品、生活用品等。

大厅外的露天广场也是人头攒动,新鲜的瓜果蔬菜,土特产,衣服鞋帽和杂货,任何东西都可以从这里找到,而且价格实惠。

我们在这里买了新鲜的草莓,非常甜。

还在一个停机棚的美食广场里解决了午餐,网红的杯装海鲜汤可以一尝。

当然,怎么少的了液体面包——自酿的便宜的啤酒,论杯卖。

在里加,你很难忽略一座傻大粗的建筑,无论在哪里哪个角度,你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去过里加的朋友一定猜到了,这就是宏伟的拉脱维亚科学院大楼,共21层,高107米,跟华沙科学文化宫简直一摸一样,都是斯大林的杰作。

绕到后面,有个小型的艺术公园,蹩脚的多彩的涂鸦和用各种材料组成的装置,很上镜。

附近还有一座免费开放的犹太人纪念馆,如果有时间也可一观。

走在里加,体会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也再次感叹在大国环绕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的艰难。

最后,再推荐一家拉脱维亚国民餐厅Lido。里加有多家分店,物美价廉。菜品丰富,酒水、甜品、各种鱼、烤肉和菜、主食一应俱全,可选择性很多。

大部分食物按照分量称重计价,250g起,不同东西不同价格。干净,卫生,半自助,人均10欧吃好。我们吃了好几次。

就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