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写作工作坊

我是如何开始下笔去写一篇文章

2017-07-23  本文已影响8人  浮生只言片语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走出学校后自己写的最多的是两类文章,一种是日记,另一种是工作报告。

    前者更多的是生活日志记录,往好的说是自己的成长记录与感悟,往坏的说就是一些无病呻吟与自我怜悯。这个谈不上任何写作方法,往往就是打开日记本,想到哪写到哪。

    相比较,这几年的写报告经历,自己逐渐琢磨出一点点门道,大致的步骤如下:
    1. 一张A4白纸上记录下:一个人头脑风暴产生的所有想法————期间非正式与直属领导沟通报告相关范围;
    2. 对所有的想法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文章架构————与直属领导正式探讨文章架构及写作方向;
    3. 着手写第一稿报告,并逐子逐句的阅读以检查文中的错别字与前后逻辑是否通顺————第一次正式向直属领导做汇报
    4. 根据在汇报中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随后这个动作重复N+1次

    最后报告虽然按要求完成了,但自己并没有任何成就感可言,一方面反复多次的修改经历,另一方面最终的内容往往与自己开始想法相去甚远。带给自己的往往是挫败感。

    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造成这个不停修改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目前想到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妨碍自己写的主要原因——因为写作锻炼太少,自己的表达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结个人写作的三个阶段:
    1. 日记类,隔三差五写一篇生活感悟、事件记录的日志,几乎不会去重新阅读,仅仅是记录而已;
    2. 报告类,这些年工作中有越来越多的报告需要写,这几年多多少少写了一些,但也就差不多1~2个月一篇的量,一方面这个量很难起到量变到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类的报告,从初稿到最终稿,往往最后剩下属于自己原始的内容微乎其微;
    3. 学习成长类,这个一直是自己想要去尝试,未有尝试的阶段,个人十分认同最好的学习是教,只有自己把学到的内容进行消化归纳并通过文字的方式输出他人易于理解的文字,才能证明自己真的掌握了这项技能。

    老师提到的这些方法都不错,但自己如何能做到知行合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这需要自己不停的去尝试——践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