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

思维逻辑:路西法效应

2020-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鸿文

很多人在职场中面临着一个很好解决,但又很难解决的问题。

“老板让我干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我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这件事情甚至违背了良知道德,但是很多人在纠结之后,依旧去做了。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权威”一旦一声令下,你就会忽然陷入非理性盲从的状态,决策能力也立马失灵。

我们在之前的一期节目(权威下的人性深渊)中讲了米尔格伦电击实验,很多朋友跟我留言说,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很可惜的是,米尔格伦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的预估也是如此,但是实验结果却令人震惊。

即使我们有一条道德准线,知道违背良知的事情不能做,但是在权威之下的盲从,依然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还记得我们上次节目讲的一个细节吗?哪怕囚犯和狱卒都是普通的大学生,但当狱卒被授予权威地位,囚犯被剥夺基本权利,情况就变得出乎预料。

即使囚犯知道自己可以随时退出实验,但他们依旧麻木不仁的听从权威的摆弄。

这就是路西法效应背后的第一个机制——“权威的服从性”。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机制——“从众需求”。

我原来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我跟我的两个朋友一起聊天,聊到读书,我说:“我最喜欢利卡先生的物理学著作,他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切入解释物理学现象,是我见到过最牛的思维跨界者了。”

“我觉得每一个精英都应该读读他的书,不读简直就是无知了。”我扭头看向身边那个特别爱读书的朋友,说:“你肯定读过他的书,对吧?”

他很自然地点点头,说:“对,肯定读过。”

然后我们两个人齐刷刷的看向第三个人,他连忙也点头,说:“我也读过。”

那天下午,我们愉快的聊了很久“利卡先生”的物理学著作。

可惜,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这就是人们可怕的从众心理,当所有人把白说成黑的时候,即使你觉得不对劲,你也会跟随着他们一起说。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所有人都在谈论某个事情,并且齐刷刷的将眼光看向你的时候,想保持自己的判断,何其之难。

在这场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因为从众的需求,他们的道德准则一下子就失灵了。

有的时候,为了被群体接纳,人们甚至会不惜一切。

即使规则不合理,即使道德过不去,为了被群体接纳,所有人都会忘记一切。

第三个机制,叫做“去个人化”。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喷子”和“键盘侠”变的随处都是。

很多人说,中国人的素质因为互联网变的低下,这种说法是有谬误的。

只不过是互联网的匿名性让人们失去了束缚,可以自由发挥而已。

今天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随地吐痰,你绝对不会过去制止他。但等你回到家,一定会发一条朋友圈,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

你看,那些在网络上喷天喷地的键盘侠,谁都不怕。可一旦被翻出真实姓名,被爆出家庭住址,也一定会第一时间出来道歉,一改嚣张,换句话说,就是怂了。

我的喜马拉雅节目下面有一个人,发了一条非常恶毒的评论,我查了一下,发现他是被我微信拉黑的一个人。

当天晚上我把他拉黑,第二天他就建了一个小号在我的节目下面喷我,甚至连大号都不敢用。

所以,解决互联网上面键盘侠横飞的最快捷方法,就是每一个人都要标注上自己的身份证号、姓名、住址、工作单位。

不信你看看,如果这么做,互联网上第二天就一片太平。

当一个人感知到自己的真实身份被掩藏,并且做的一切事情不会被别人知道,更不会承担风险和责任,就会肆意妄为,这就是去个人化。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囚犯只有编号,而狱卒则穿着统一制服,甚至还要带个墨镜。

这一切都让他们感知到,自己的个人行为有着匿名性。这时候,暴力就滋长了出来。

这是今天我们对《路西法效应》背后三个机制的解读,我们明天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