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诗意人生简书文萃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词海观澜》档案22章:欣赏岳飞《小重山》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林季风
网络图片

夜阑人静,秋虫的啼鸣如泣如诉,划破了南宋临安城的寂静。岳飞独倚栏杆,在这寒蛩不住的秋夜里,将满腔心事化作一阕《小重山》。

上阕开篇,“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词人以寒蛩夜鸣起兴,瞬间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不住鸣”三字,不仅写出秋虫啼叫的连绵不绝,更暗喻着词人心中愁绪的萦绕不散。“惊回”一词极为精妙,一个“惊”字,生动地表现出梦境被打断时的突兀与心悸,仿佛将读者也带入了那被骤然惊醒的瞬间。而“千里梦”则巧妙地暗示了词人的壮志豪情,即便在梦中,也依然驰骋千里,心系中原故土。“已三更”的“已”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时光流逝的无奈,三更时分,本应是酣睡之时,词人却辗转难眠,更添孤寂之感。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这几句通过对词人动作与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意境。“独自”二字,将词人的形单影只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绕阶行”的动作,则展现出他内心的烦躁与不安。“人悄悄”以静衬动,凸显出环境的寂静,也暗示着朝廷中主和派当道,无人理解他的壮志。“月胧明”的朦胧月色,既烘托出词人迷茫的心境,也象征着前途的渺茫,仿佛他的北伐之志,在这朦胧的夜色中难以看清方向。

“白首为功名”,短短五字,道尽半生沧桑。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如今双鬓染霜,却仍在追逐那未竟的收复山河之梦。“旧山松竹老”,一个“老”字,让时光有了重量。故园的青松翠竹,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褪去了青葱,而他的归程,却被重重阻碍隔断。“阻”字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

满心的壮志难酬,满腹的委屈不甘,他多想将这些心事,都化作琴音,倾诉给这天地听。“欲将心事付瑶琴”,可偌大的世间,知音难觅。“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付”字里藏着深深的无奈,仿佛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想要将满腔的故事说与他人,却无人驻足聆听。而“断”字,则如同一声凄绝的呐喊,琴弦断裂的刹那,不仅断了音,更断了那一丝渺茫的希望,留下无尽的孤寂在夜色中回荡。

这阕《小重山》,褪去了金戈铁马的豪迈,卸下了气吞山河的壮阔,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英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在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对家国的眷恋,是对理想的执着,更是壮志难酬的悲怆。读来如饮苦酒,辛辣中带着回甘,令人久久不能释怀,却在这寒蛩声里,与词中的英雄一同,在月色下,令人黯然神伤,回味无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