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迷茫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18人
开一树希望
没有灵感的时候,挖空心思想不到能吐露的文字。很痛苦,很无奈,很想放弃写作。
回想起最初动笔时的心境,那是在最低谷最灰暗的时候,如决堤倾泻的滔滔江水,只要拿起笔就有说不完的话。
慢慢走出了伤感的日子,从只顾自己的发泄到创作,却多了些文学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却反而变成了我心灵的枷锁。
想起我问过老师的一段对话:
“老师,我写的是啥?”
“啥都不是啥。”
“啥都不算啥,那算什么?”
“不算啥。”
“那还写吗?”
“写,想啥写啥,想哪写哪。”
“我写的不好,也发表不了,会让别人笑话的。”
“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你有超一般人的文字感,换句话说就是特别有语言组织能力。比我写得好呢!”
老师不想给我固定的写作模式来束缚我的思维。同时又以特殊的方式激起我写作的动力和自信。用心良苦。
慢慢地,在简书上发表文章多了,投进去的专题有的收入有的被拒,才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写的是散文还是小说。故事和小说,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小小说和140个字的区别……逐步能拿捏写作方式了。
这两天又参加了日更活动,那种被捆绑被强迫的感觉出现了。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