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看变化之吃酒
中华民族是一个饮食文化丰富的民族,精雕细琢的做着每一道菜,每一餐饭。一把刀,可以切出千种形。一口锅,可以弄出千种味。
在与北方同学的闲聊中,我了解到在北方并没有我家乡这边盛行的“吃酒”习俗。“吃酒”不是简简单单的吃点酒,里面包涵着用钱来作为媒介的人情文化,夹杂着春节的商业经济。生日,“竖屋”,婚丧嫁娶都是人们借之办酒席的由头。对于春节回家的人来说,以生日之名办酒席的最多,其实办酒席的那天并不是真正的生日日期,那是被改的生日。之所以改在春节办酒席是因为春节大家都在家,可以聚聚,唠唠磕。
平时少有“吃酒”,春节得分身吃酒。假设一对年轻夫妇,夫妇俩的父母健在。假设妻子的娘家人在正月初六这天过生日,妻子母亲的娘家人也在正月初六这天过生日,丈夫家的亲人也在这天过生日,丈夫母亲的娘家人也在这天过生日。那么这天就有四个亲人过生日,但夫妇俩只有俩人,根本就不可能同时去所有今天过生日的亲人那里。于是,春节的“带红包”文化出现了,人虽没空红包得有。
参加一次生日,吃上一次酒席,对于主人来说,要计算大概有多少人来,提前定好摆几桌,买那些菜,是自己煮还是请厨师煮?对于客人来说,得包上一个红包去祝贺。在包多少的问题上,这设及到一个礼尚往来的“加一点”和“以八以六”结尾的人情文化。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账本,那是记录着自己家办酒席时客人红包金额的人情账。办酒席这事,有的人年年都办,有的人几年办一次,客人给主人包红包时基本会翻翻自己以前的账本,根据实际情况加点。无论加多少,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是以八以六结尾的红包居多。这或许就是今年支付包集五福活动中,马云叔叔无论给用户分多少,最后一个数都得“发”。
吃酒的习俗未变,吃酒的材料在改变。记得小时候,饮料是一瓶雪碧加一瓶可乐,前几年流行一瓶牛奶加一瓶雪碧或可乐,现在是热腾腾的豆浆加一瓶苹果醋或芒果汁。给客人泡茶的用具也在改变,以前是瓷器杯子,现在是一次性杯子。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我家就得把闲置了一年的杯子拿出来洗洗,在碟子里放上花生,瓜子,干果等食物,一有客人来,第一件事,便是泡茶给客人喝。当时,因为泡茶时总把开水倒满杯子可没少被妈妈说。“八分满”的泡茶方式是记住了,但一次性杯子的泡茶用具,对于泡茶者和喝茶者来说,一不小心还是会烫到手。
饮料,杯子的变化,透露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喜热腾腾的豆浆是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用一次性杯子代瓷器杯子,是人们用大脑让自己的行动变懒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