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长励志

知识付费确实是忽悠为概念(收录于网友)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144人  过客love
知识付费确实是忽悠为概念(收录于网友)

知识本身是一个存在于逻辑和系统中的东西,碎片化的知识不叫获得知识,充其量只能是增长见识。

增长见识和获得知识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是满足了你的好奇心,后者是满足了你的真正需求。

举个例子,你学了句Guten tag,懂得怎么用德语去问好了,满足了你对德语的些许好奇,但你能说你掌握了德语的使用么?

看过了几部法律和实施意见,你心想,原来这就是法律啊,里面的字我都能看得懂嘛。但是要是真的把合同推到你面前,你真的理解“不可抗力”、“存续期间”、“要约邀请”、“标的”这些最基本的术语么?

再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关注过双中子星并合的事件,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的新型引力波,但我这种高中物理从来没及格过的学渣,借我一百个胆儿我都不敢对物理学和量子力学指点江山。

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做整体涌现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整体会表现出其组成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故整体的特征不一定适用于个体,个体的特征也不一定适用于整体。就好比单独存在都无法发挥作用的器官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后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人。

知识也具备这种整体涌现性的特征,光是知道这门知识的一星半点根本就不足以说明你掌握了它,一门学科之所以能被称为知识一定是有它自成体系的逻辑在里面的。光知道法律术语是什么意思还不够,你要理解它在法律体系和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你才能看得懂合同文书;光知道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也不够,你要懂得语法才能理解这篇德文说的什么。知识的真正掌握一定是建立在学科逻辑之上的。

最近几年“碎片化知识”这个概念特别火,也是罗胖打的口号,什么每天听一本书,一年后你的脑子就是图书馆什么的。这种打着高效率的学习方式真的有效么?可能真的没效。

就说说付费读书这件事吧。首先第一点,它的本质是一种商品,最终是要盈利的。盈利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去购买他的产品(用特别互联网的话来说,就是受众面要尽可能多),那么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由于它所制作出来的产品要面向口味不一、档次不齐的潜在用户,它唯一的做法就是把产品做得越大众、越通俗易懂越好。那么怎么把产品做得老少皆宜?选一些基本全部人都能看得懂的大众书,挑一些所有人都会关心的话题(升职加薪、找到好工作、亲密关系等),说一些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话。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接受到的这些、所谓的让你每天都自我提升的“真知灼见 ”,其实都是在建立在平均大众认知水准基础上所制作出来的通稿。你怎么学习都打不破这层认知天花板。

其次第二点,付费读书是经过别人加工过的二手材料,别人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所得不一定适合你的自身情况。往往这种产品的模式都是一个人读完一本书(这都算比较良心了,有的是直接抄书评),然后把自己的感想和书里的内容利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拆书人不可能不加入自己的思考,甚至会对书中的内容出现理解偏差,但是不管怎么样,最后你接受到的东西肯定不是经过你的思考所获得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第一手资料。

这就好像食物一样,原汁原味的总归是健康的,而经过各种油炸和鸡精味精蔬之鲜后,你尝着,确实好吃,但是,有营养么?

最后一点就是,付费内容一般都会考虑到用户的疲劳,将内容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15min—30min),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所听到的内容一定是经过压缩的,你很可能完全都不清楚作者的论证逻辑就直接得到了一个结论。这就好像我们在学数学的时候,对于一个公式,一定是深知它的推导过程你才能真正掌握它,不然往后你遇到公式的变体,也依然不懂灵活应用。

说句实话,我属于比较笨的人,我不对自己的智商抱有太大的侥幸心理,本科的时候,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课程30天就能让我的口语跟母语者流利对话,而是选择从零开始考托福,认认真真地学了三个月,考了26分的口语;工作的时候我也知道自己一个新人需要学习很多业务知识,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慢慢做起,打好自己的基础。

这种做法,说句实话,不容易,挺辛苦。但是我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基础一定是最牢固的,最笨的方法也一定是最可靠的方法。

至于付费知识,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些知乎live,后面发现那些大v所介绍的经验,不能说没用,但是如果缺少了实际操作,依然是一堆废话。本科毕业后,我要是想要学习什么知识,一般都会从豆瓣上找一些高分和权威的书籍,或者看一些专业人士发表的研报,至于付费知识,基本在我的选择范围外。

真正的提高,不仅仅是真的用心学了,而且要思考所学,化为所用,才真的有帮助。不是光听着爽了,完事后什么东西都没剩下。

你以为你享受到的是获得知识后的真正提升,其实那不过是满足了焦虑感后的自欺欺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