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日记 9.15

2023-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倾斜执中

从蔡博士与家长、孩子的沟通中,学习到:

孩子出现某些现象

父母在问:“怎么办”  之前

1.先要找源头、找原件;(孩子的源头是父母)

2.找成长历程

(回顾过去亲子互动模式。突然发生,其实冰冻三尺)。

孩子的成长是内在的、连续的,不是阶段的。

3.回答提问者之前,至少连续问三个关联问题,也许答案就自己出来了。

深度思考来自深度提问、自问。

4.换一个环境,这样的事会发生吗。如果不会,找到那个特别的条件。

5.如果是梦想缺失的事(内在的事),突破口是无论我怎么选择,我都是美好的,否则也是伪梦想。

6.如果是技能缺失的事(外在的事),突破口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有好感觉。

7.透过现象看真相

变好是慢慢的

稳定表达情绪更有力量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

面对事情时,跟孩子说,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是爱你的,支持你的,受伤了可以回来找我。事情你自己负责结果就好。

原来,无论发生了什么,触动孩子心灵最深处(被爱被接纳),就实现了精神生活。


“是”能改变你生活的质量,它是关于你的存在本身的,而头脑无法理解这个范畴。

对生活带给你的一切说“是”,就是与生命一同流动。

而头脑局限于试图解释问题,邀请你踏出被头脑局限的舒适区去冒险,去体验你内心一直怀疑的事——你远远超过你的头脑。

帮你连接、体验你生命中存在的其他维度——超越头脑维度。对抗,活在地狱之中。


心中感受——头脑计算——对抗和局限

改写:

心中感受——转念:是,拥抱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体验外在新世界——我还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创造新感受、新思维、新环境、新实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