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输赢心理学》
核心书摘
《输赢心理学》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决定输赢的关键因素在哪里。通过对竞争心理的分析,你可以看清输赢背后的心理玄机,有效调控个人心态。作者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事情入手,对输赢本身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中,其实都包含着输赢的道理。赢的奥妙,在于精准洞察输赢背后的心理玄机。
No.22《输赢心理学》适合谁读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心理学家
· 渴望成功的创业者
关于作者
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他们的合著曾在《纽约时报》最畅销榜单中持续夺冠6个月,被翻译成16种语言,他们的研究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曾获得美国9个国家奖项,包括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杰出新闻奖。
学什么?如何赢得竞争
生活显然不像动物世界里面那样弱肉强食,但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生活是公平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个瞬间,如果消极懈怠,就很容易被时代抛弃。
竞争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有竞争才有进步。只有启程才能到达理想目的地,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脱颖而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今天的文章从从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生物学等多领域、多角度地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奥秘,揭示输赢背后的心理玄机,从而帮助你有效调控个人心态,赢得竞争,掌握自己的命运。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COMT基因;
· 男女间的竞争差异有哪些;
· 一个人的手相居然能左右球队的胜率。
一、竞争者的生理差异:战斗者与忧虑者
DNA基因学说问世了有半个世纪之久,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类的个体分化由基因决定。就像人的性别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决定一样,其他一切也是由基因决定:你个子高,是因为你有高个基因;你性情暴躁,是因为你有粗暴基因;你的长相,也与遗传基因有直接的关系,等等,于是就有科学家猜测,人的竞争能力是不是也与基因有关系呢,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还真被他们发现了一种名叫COMT的基因,这个基因可以极大地影响人们在压力下的行为,从而决定了人在竞争中的结果。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
大部分人都知道,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我们靠多巴胺的分泌为全身设置一级作战的模式。而COMT基因管理的就是清除多巴胺的一种酶,俗称多巴胺清洁工。做一个比喻:多巴胺就像一位宣布“下课了”的老师,人体的各个器官就像一年级的孩子们,一下子欢呼雀跃地跑到操场上开始玩耍;而COMT酶就像一位呼唤孩子们回来上课的老师一样,需要保证孩子们迅速回到有序安静的状态。如果没有COMT酶,人体器官一直处于被多巴胺主宰的高速活跃状态,不久就会衰竭。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在人体中有两种COMT酶,有些人拥有勤奋繁忙的COMT酶,有些人的COMT酶则懒惰懈怠。
被勤奋的多巴胺清洁工(COMT)所主宰的人,因为能迅速调整多巴胺水平,被称为战斗者;而拥有懒惰COMT的人,往往控制不了多巴胺水平的回落,被称为担忧者。战斗者拥有快速调整多巴胺水平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险恶的环境时,斗志高昂,严阵以待,演绎最好的表现。而结束战斗时,他们也能马上降低多巴胺,让人体各个器官回归正常没有压力的平和状态。
而担忧者,很难产生快速调动多巴胺的酶,他们更善于进行复杂的规划和对可能性后果的提前考虑,从而更容易沾染焦虑的情绪。
无论是战斗者还是担忧者,都是人类部落长期演变生存的过程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人。而在科技化时代也产生了相应的职位,以满足担忧者和战斗者的各自优势。比如,同样是律师,如果是一名出庭律师,则最好是战斗者,因为他需要随时去战斗;而如果是一名法学研究者,则最好是担忧者,因为他需要缜密的思维和系统的规划能力。
再比如,同样是医生,战斗者就适合急诊室和外科手术,而担忧者则更善于临床护理、内科研究。在竞技比赛中,有些运动员越是大赛越是能超水平发挥,而有些人平常训练水平很高,但在重要比赛中却总是发挥失常,这都是COMT酶在做怪。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也受制于COMT酶。有些孩子平日里也是像一般孩子一样疯玩,但考试却从来不让人担心;而另一些孩子天天熬夜学习,但一上考场,就像斗败的小公鸡一样,让人看着就心疼。这是为什么呢?
在日常学习中,担忧者占有优势。由于他们体内多巴胺水平较高,他们的记忆力更好,更专注,智商也比较高。但当考试临近的时候,他们体内会分泌出更多量的多巴胺,这会使得他们体内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压力剧增。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的波动起伏很大,经常表现出担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在考试中的表现也往往不如人意,研究人员发现:在一场相同科目的考试中,担忧者的成绩平均比战斗者低百分之八,而在竞技体育的比赛中,两者的差距更大。
因此,如果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但两位竞争者一位是战斗者,一位是担忧者,结果很可能是战斗者获胜,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的命天注定”这一说法是有一定的生理学基础的。
二、竞争者的心理差异:收益心态和预防心态
虽然人的先天生理条件对竞争的成败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一和绝对的,影响竞争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心理差异。
我们提到竞争,通常就会想到两个结果:成功和失败。但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人也会因为心态的影响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这两种心态造成的结果就是有人会拼命地追求成功,一再加重砝码;而有的人却小心谨慎,反复权衡利害,计算成本,只是为了避免失败。
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类的基本愿望是趋乐避苦。但我们每个人都会稍稍的有些自己的偏好,有些人追求成功的刺激更多一些,有些人趋向于躲避痛苦更多一些。而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的倾向性会更加明显。在竞争开始之前,我们幻想胜利的快乐,体现更加趋向快乐的追求成功特征。但在竞争进入持久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要想胜出很难,就会尽量避免失败,从而减少投入,采取保守避免失败行为。
这两种心态所主导的策略,我们称之为“收益导向”和“预防导向”。收益导向推动你去冒险追求自己还未拥有的东西;预防导向则提醒你去避免危险和失败。
在这两种导向下,也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竞争风格。如果你是收益导向型,则会表现为不拘小节,对成功充满自信,竞争的压力越大,你越是充满热情和斗志,效率更高,你表现为一名战斗者。
但如果你是一名预防导向的人,你会专注于一切细节,因为这会让你减少出错,你在行动前希望能扫除一切疑虑,你警觉谨慎,但常常没有足够自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你会表现最佳。你本能地把竞争看作威胁和巨大压力的来源,你擅长从错误的反馈中学到更多经验,你表现为一名担忧者。
这两种导向就像人的性格,并没有优劣之分,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合适的定位才是关键。收益导向的战斗者常常提出理念,引领冒险,具有领导者的天赋;而预防导向的担忧者则适合承担典型的执行回应型职责,他们思考周密,执行谨慎,是一名典型的防守型选手。
三、男女竞争有差异
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爱不爱竞争、喜不喜欢冒险,是由睾酮素的分泌水平决定的。睾酮素是一种雄性激素,女人也会分泌,只不过女人分泌的量微乎其微,比男人少太多了。所以女性在面对竞争环境时,与男性有明显的不同。
女性的竞争有以下几个特征:
1、女性对成本和收益更为敏感。从表面看女性加入的竞争相较男性小,这只是因为女性只在成功几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才会加入竞争。经过女性平权主义者一百多年来的努力,在美国国会选举中,男女议员的比例仍是5:1。女性占美国人口一半,但美国的50个州中,44个州长是男性,美国的100个大城市中,92个市长是男性。
这一方面体现了男权社会并不太容易因为男女平权的努力被打破,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女性在竞争中的性别特征,因为女人会理性权衡选举的成功概率,当概率明显很低时,她们会主动放弃。而男性政客在大量分泌的睾酮素支配下,普遍高估自身的竞争力,在概率很低的情况下,仍然会乐此不疲地博一把。
2、一旦胜券在握,男女之间并没有野心大小的差异,一旦参与竞争,女性的想法更加具有谋略性,行动更加谨慎。就好比希拉里,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她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侵略性和坚强的斗志一点不比特朗普差,甚至一度距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
3、女性受竞争环境的正向影响更大,遇强更强;但男性在竞争中发现差距过大时,常常会放弃竞争。这个结论来自于一项研究调查,对即将送孩子进入精英学校的家长们有实际意义。
专家建议:“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儿,建议她去最好的学校,与最聪明的学生在一起。但若是男孩,你应该让他去一所老师最聪明的学校,避免让他在一群绝顶聪明的学生中开展激烈的竞争。”后者会让差距过大的男孩内心自卑,放弃竞争。因此,男生的家长们应该放弃刻意让差生和好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想法,这样并不会让差生迎头赶上,反而会造成差生越来越差。因为差生周围的优等生让男孩子们感到竞争无休无止,胜利遥不可及,长久下来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可能会自暴自弃。
而在现实社会的职场竞争中,这个结论也是成立的。不论国籍、行业和职位高低,当人们和水平相近的人竞争时,生产效率都能普遍提高10到50%,而和水平相差较远的对手竞争的时候,效率都会下滑。所以在棋类比赛中,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是说,不要和“臭棋篓子”下棋,和高手对战会让你的棋力增长,而长期也低水平选手比赛,也会拉低你的水平。
4、女性在无限的游戏中更容易成功。她们成功的秘诀在于不那么在意阶段性的输赢,由于生理的原因,她们面对压力有更加平和的心态和长久的韧性,她们这种平和的竞争风格反倒更容易成功。因此,女性更适合那些需要长时间带有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很少有男性乐意去打毛衣或者亲自制作一幅十字绣的画,而很多女性却可以在这种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5、情感的因素在女性竞争中占更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在压力之下,男性的大脑会绕开情感反应,而女性则会主动寻找。所以在职业女足的比赛场上,很少看到男教练们像男足比赛中一样,对球员的失误和表现大喊大叫,因为落后的比分和球队不好的表现已经让姑娘们压力够大了,她们的自责已经驱动她们体内的多巴胺拼命的分泌了。生活中,也经常能听到有些家长说,我家儿子不听话,怎么骂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你看你家女儿多乖,考试没考好,不用说,自己就自责地哭了,还主动找老师补课。
四、如何提高竞争中的胜出率
以上我们了解了影响竞争力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也分析了男女竞争表现不同,接下来我们聊聊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竞争力。书中,对于如何提高竞争力,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选择几条与大家分享。
1、将注意力调整到成功的果实上,而非成功的几率上。比如,当你准备应聘一份高薪的工作时,你除了准备好自己的应聘材料,还要把目光瞄准获得这份工作后,高薪所能带来的美好生活,而不要花太多心思去想还有多少高手在和你一起竞争这个岗位。
2、选择势均力敌的对手,这时竞争才会有激励作用。竞争激发潜能的作用是有边界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能激发你的潜力,让你赢面更大,但竞争和潜力不是线性关联,而是倒U曲线关系,超出一定限度,增加竞争强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好比让你带领公司的球队去打一场篮球赛,虽然比赛的奖金高达百万美元,但一上场,你发现对方是姚明和他的NBA队友,你只有哭的份了,哪里还能想到如何赢得奖金。
3、在竞争中不断给予自己和团队阶段性的正向激励。一场比赛往往设置很多天的赛程,最终的比赛结果并不足以激励成员们每天每时每刻的多巴胺分泌,所以如果设置周冠军,日冠军甚至是阶段性某一指标的冠军,团队成员会为了阶段目标,挥发更多的汗水。所以很多公司除了会设置年度目标,还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季度、月、周目标,进而拆分成每天的动作和完成指标。
4、如果是团队竞争,还要考虑团队成员的生理、心理和性别搭配。一个好的团队既需要勇猛冲锋的战斗者,也需要思维缜密的担忧者;收益和风险并重,性别比例合理也是团队战斗成功的重要保障。就像电视剧《亮剑》中演的一样,战场上既要有李云龙敢打敢拼,也要有赵刚适时地踩踩刹车,否则那个独立团就会成为一辆失控的汽车、一匹脱缰的野马。
5、最后一条比较奇葩的建议是看手相。不要笑,这还真的是书中给出的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结果。前面讲过,睾酮素是支撑战斗者多巴胺大量分泌的重要因素,而比较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能从外表上看出来,看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就可以知道睾酮水平的高低:无名指比食指长得越多,睾酮的分泌水平就越高,个性也就越喜欢竞争,越容易在竞争中胜出,虽然这个结果目前还没找到更严格和科学的解释,但书中说,经过比较,研究人员发现,成功的企业家无名指长度都很长。所以,如果举办职工球赛,在你不能确定知道谁更合适的情况下,不如按照上面说的标准,看看手相。
总结
No.22《输赢心理学》虽然我们一向不主张非输即赢的零和博弈,但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输赢胜负在所难免,没有人喜欢输的感觉,面对竞争,努力争胜是每一位进取者的基本心态,所以我们也推崇“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的狼性。今天我们共读的这本书从生理、心理、性别等方面为我们分析了竞争中输赢的一些关键因素,书中虽然对不同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的人在竞争中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但作者始终强调,先天的生理、心理、性别特性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们要做的是在竞争中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并根据个人性别特征,取长补短,发挥自我优势,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舞台。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光荣属于那些屹立在竞技场上的人,虽然尘土、汗水还有鲜血模糊了他们的脸庞,虽然屡经挫折,但他们依然斗志高昂;他们激情四射,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梦想;他们享受奋斗之后胜利的喜悦,却也从不惧怕失败的泥潭——因为即便失败,那也是奋斗之后的失败,何况那些敢于挑战,实现突破的人,哪怕是失败了,也绝不屑于站在那些冰冷枯萎的灵魂身旁,只因后者不知胜负在何方。”
愿每一位进取者,都能成为竞技场上的赢家。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18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输赢心理学》金句:当人们越关注成功的几率,去尝试做某事的可能性就小;但当越关注成功的果实,尝试的可能性就大。
胆小的人无法体会到竞争那惊心动魄的魅力,永远都感觉不到冒险的乐趣。胆小的人视冒险为人生大忌。不敢冒险,才是人生最大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