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0天,遇到《如何提炼故事核》的课程和作业,我尽力撞出属于
不觉中,我在简书已经日更200天了,给坚持的自己点个赞。
当值得纪念的日子遇到卓老师的精神食粮,自然我得努力“撞”一下。虽然老师并没有要求整理课程内容,但作为二刷了一个半小时课程的小学生,我感觉必须写下来,因为这份宝贵的内容值得反复学习,也愿意与所有文友一起分享。
以下为课程内容,加入一部分个人理解,最后是课堂作业。
随着卓老师带领大家用5次课程完成了对徐则臣《露天电影》的深度文笔剖析,我们实验班的学习也迎来了一个新的主题——如何提炼故事核。
卓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够读懂一篇文章的每个细节,就相当于窥见比如大森林里的每处风景,感受每片树叶的细枝末节的美丽和特点。放在写文章里来说,即分别对应诸如主题、情节、语言,或是开头、结尾等元素。但是,在创作时,我们首先需要对作品有整体构思,再围绕这个点去完成创作这里说的,即是紧抓故事核。但凡合格的作品,读者应该对故事主旨有清晰的领会,且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会非常流畅。
昨晚,卓老师花了1.5小时为我们做了关于故事核这个主题的专讲,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下梳理。
我们一定都读过这样的作品——硬着头皮读完最后一个字,灵魂在体外发问:这篇文章究竟在说什么?当然,我本人也在这样一条“黑道”里走过。现下方便得很,只是硬盘里多了N个KB的内存而已,假若从前,恐怕废纸篓又装满了纸团。
问题出到哪儿了?
——故事核!
插一句,最近我发现孩子的语文卷子上出现了这样的题目:请用不超过9个字/30个字/70个字……概括一下这篇文章(根据文章文体和长短不同,要求不同)。
是的,看见被指定的数字,我心里一阵发紧。于是试着做了一道“不超过9个字去概括文意”的题目,结果只得了5分。当一丝嘲笑从娃的嘴角飞出来,我就知道自己输了(此处省略300字的内心戏,因为小老师的授课态度不怎么让大龄学生舒服,哈哈)。
怎么就想起说这件事儿了?因为卓老师刚好提到这个问题——分析能力是对细节的解读,而看整体则要考察概括能力。回想一下,学生时代经常看到的“提炼文章中心思想”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是一篇千百字的文章要概括文意,也许我还能应付,但面对如今动不动万千字数的小说,怎么搞?所以这节课非常重要!下边就进入正文吧。
1. 什么是故事核
故事核这个词其实多见于电影编剧里,在创作时,我们可以理解它为故事的核心情节。无论故事走向如何,它的主要事件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且前后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
一般来说,小说都是有情节的,除非是意识流作品(故事情节比较淡化),这是特例。
以《西游记》为例。
孙悟空肯定是主角,从他横空出世,到拜师,再到大闹天宫后被镇压在五指山下,后护送唐僧去取经,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为斗战圣佛是故事核心,一切情节都要围绕它开展。
2.怎么提炼故事核?
——主角+动机+主要事件。尽量一句话,精炼且漂亮地写出来。
Tips:如果不会写小说的梗概,可以在看完电影后试着写写,然后去看电影简介做个对比,做刻意训练。
卓老师推荐了一部典型电影,伊朗的《小鞋子》,围绕故事核展开情节,落实得非常好。
3.实练篇:《露天电影》故事核
(1)梳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为6个小节;
(2)每个小节的主要事件梗概是什么;
(3)分析每个小节中人物的动机,和相对应的事件;
(4)结局。
由此,看到整体的布局和细节的展开点,文章自然能够更顺利地写出来。
假如我们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和故事核有出入,就完全可以导致读者看不明白作者到底想写什么。比如《猫和老鼠》,假如它的故事核只说是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之间发生的故事,就无法呈现亮点。所以,下笔前用心写出故事核,哪怕多花些精力,也是值得的。同时,即使我们之前写出了故事核,也可能在后续创作故事时出现卡顿等问题(尤其是篇幅比较长的作品),故,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不可轻视。
4. 怎样让故事核有亮点?
(1)有强烈的冲突,比如《战狼》;
(2)意想不到(巨大的反转),比如《露天电影》;
(3)有戏,有趣味,比如《猫和老鼠》里猫总是被老鼠反杀;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也很有看点。
(4)突破常规,比如爱情小说是很常见的文学母题,为什么还是我们依然爱看?同样写男人和女人的爱情,可以我们换个年龄层写,比如少男少女的青涩的爱情《怦然心动》,老夫老妻的《我爱你》;不同社会背景的,比如《山楂树之恋》;不同身份的比如汪曾祺的《受戒》(小沙弥的爱情);跨越时间的,如《霍乱时期的爱情》;再比如写门当户对的爱情不好看,那就要写地位悬殊的,如《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简爱》,或者网文《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再或者时下流行的大叔萝莉恋《洛丽塔》,姐弟恋之类的;还有日常的柴米油盐,平凡的生活琐碎,但更需要写作功力,如《半生缘》《平如美棠》《撒哈拉的故事》。总结一下,找亮点。
5.怎样在生活中寻找故事核?
(1)高于生活的视角去体会:通过夸张、变形,或者更改故事逻辑去改编,跳脱出固定的视角。如《变形记》,它讲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突然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一只甲虫,从而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和被利用的价值,最终被抛弃的故事。这类故事其实和现实生活对标,类似扶弟魔、重男轻女,包括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类题材,其实展示出来的思想就是一致的。但是卡夫卡的写法明显更有亮点;
(2)从生活感受中提炼:不需要变形,而是提炼精华。比如以前的生产队时期,有个故事是关于平分生产队财产的,当剩下最后一毛钱的时候,怎么分?其实有很多中规中矩的分法和写法。但是作者写的是让队长去买一个炮仗,然后当着所有人点着,所有人看到了,也听到了炮响,也就意味着大家公平分了最后一分钱,充满讽刺意味。但,作者接着写,有人站出来说他是聋人没听见,所以不公平。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其实我们在日常可以注意收集提炼这个部分的素材;
(3)可以拼接不同时间的素材,更换背景,合并为一个故事核:比如卓老师的《鸭毛翻飞的夏天》。这个故事来源于他的一个杀了人的同学和另一个卖烤鸭的同学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但自己给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将这两部分内容合并成为一个;
(4)寻找异质性,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有趣:比如《苏乞儿》,从武状元到乞丐,比如洪七公,虽然都是乞丐,但完全不同;还有主题的异质性,比如上边谈过的爱情故事;
(5)从一个词入手:比如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从这6个字出发,就可以展开许多内容;
(6)从具体事件入手(可为真实事件):如《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从亲眼看到的一个案件得到启发,从而创作出这部作品。《长安的荔枝》也是马伯庸从荔枝这个主题出发想到的。总之做个有心人,会思考的人,日常注意收集和构思。
总结一下,掌握故事核的提炼方法,学会运用这个方法去创作。
下面是作业部分:
A《如果大雪封门》的故事核:讲述了没有生活目标的“我”生活在北京的最底层,却因和另两个小伙伴偷打鸽子解馋,意外结识了同样潦倒的南方落榜生林慧聪。在相处的过程中,我被林慧聪想看一场封门大雪的梦想的执着精神感动,由此更深刻地体悟到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表达底层打工人不易,但明白自己要什么,且分得清是非黑白才是始终应遵守的底线。
B《盲》的故事核(原创作品):自幼丧母,又遭遇意外失去双眼的“我”在生活的打压下愈发感到命运不公,慢慢心理扭曲。另一个同样不幸的叛逆女孩在做坏事时结识了“我”,当我们成为朋友后,她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为不公平的命运背后隐藏着莫大的误会,而她后来也成为照进我生命里的一道光,带领我重“见”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