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趣
有时候,喜欢什么,是毫无理由的。我对于大山的喜爱,便是如此。
我常常想,自己为什么对大山如此的喜欢和向往?
也许,这和父亲有关。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是山,于是在给我们兄妹几个起名字的时候都与山有关。这让我对山就有了一种向往?但我生活的地方并没有山,于是少年的我便对大山更加渴望了。
也许,对山的喜爱还源于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自从读到陶诗,便是深深地喜爱。还记得那时候家里种了不少地,每当暑假之时,我便会扛上锄头,到地里去清除庄稼地里的杂草,也常常是伴着夕阳回家,除了没有晚霞映照下的大山,一切的情景似乎就是陶诗的意境。我曾经乐此不疲,觉得自己似乎生活在诗中,没有大山虽然有些遗憾,不过天空中飘动的白云,不就是一座座变化莫测的高山吗?
那时候常常醉心于对大山的想象中,想象他的伟岸,想象他的厚重,也想象他的神秘与飘逸。闭上眼睛,便似乎能看到李太白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还有黄山的奇松、华山的险峻……虽还不曾见过山,但大山早已在我的心目中有形、有色、有情、有趣了。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山的情形。那是送我远嫁他乡的小妹。在小妹婆家居住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峦,虽然不是名山,却不失山的气势。等到了山脚下,我才真正的领略了大山的伟岸,来不及仔细琢磨,我便投入了大山的怀抱,开始一步一步攀登脚下的山,那种如愿以偿的欣喜,今天想来仍描述不尽。
那天的独自攀登,我终于让自己走进了唐诗宋词,走入了无数文学大师赞美过、攀登过、留恋过的大山。当我终于登上山顶,俯瞰脚下的世界,久久地伫立,静静地倾听,似乎能听得到来自大山深处的音乐,那一刻,我真的陶醉了。
如今,我已登过不少的山,有名的,无名的,都会让我的心中对大山充满敬意,感动造物主的神奇。不同的山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和情趣。花果山的灵秀,千佛山慈悲,泰山的厚重……
一座座大山在我的心灵驻足,一级级台阶从我的脚下流过,而我收获的是钟情大山的情怀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