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近百亿元打水漂,科学家的梦想我们需不需要支持?
大家好,我是小柴。
虽然这几年借着阿尔法狗和柯洁的人机大战,让AI这个概念很是在民间大火了一把,连专门打给应届毕业生的IT培训电话,都开始改口为“来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培训完成月薪五万起哦~”。
但其实在学界,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新玩意。
如何让冰冷的计算机学会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无数科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而这其中最容易让大众理解的一种,无疑就是尝试让计算机实现对人脑的模拟了。
仿生学嘛,先用计算机完成对人脑的模仿,在进行后续的改良和优化,雷达、潜艇、飞机不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
秉承着这样一种朴素的思路,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7月22日这一天,瑞士的神经科学家Henry Markram在TED大会上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计划,他们准备用十年的时间搞一个大动作——实现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从而揭露意识的本质。
包括BBC、人民网、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条重磅消息,引发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比起其他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只是表达了(吃瓜)关注不同,欧盟政府对这项计划可是实打实的砸进去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对于这项按照预期计划表应该已经要完成的项目,欧盟政府累计投入了高达十亿欧元的资金。(依据十年前的汇率计算,十亿欧元相当于近百亿的人民币)
而唯一换回来的东西,却仅仅只是“蓝脑计划”完成的一张对于小鼠整个大脑完成的一张数字3D图谱。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数字3D图谱作为“蓝脑计划”迄今为止最大的研究成果,却是一个向全世界公众免费开放的资源: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访问其数据库链接,免费在线获取这张允许使用者可视化任何大脑区域的所有细胞,还能下载它们的数目和位置的图谱。
访问链接:https://bbp.epfl.ch/nexus/cell-atlas/?v=v2&std=1
十年的时间,十几亿欧元的投入,最终的成果却从“用计算机模拟人脑”变成了一张“小鼠大脑的3D图谱”……
欧盟政府对此的反应也许还不太好说,但是起码欧洲的民众们是比较坦诚的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唯一对于10年后的精准预言,只有十年之后我的体重会比现在更重。
这位老哥说了一大堆,精简下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欧盟真是钱多到没地方花
不管怎么说,十年之约的时间已到,当初立下要“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宏愿显然并未完成。
而且耗掉纳税人十亿欧元的研究团队甚至都没有选择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来尝试对外界做出个解释,任由互联网上关于“蓝脑计划已死”的消息漫天飞舞。
不过话说回来,小柴对于这个论调始终还是持有一些怀疑态度的。
毕竟,就在前两天,我国的东南大学不是还非常高调的宣布,要和欧洲蓝脑计划签署合作协议嘛?
(东南大学官网上的首页新闻)
这些个自媒体一天到晚总想搞个大新闻,要是欧洲的蓝脑计划已经宣告了失败,那么我们国家的大学又何必挑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跟人家谈合作呢(滑稽)?
事实上,在科研领域里类似像“蓝脑计划”这种:说好了多少年就能出成果,一路上当地政府该砸的钱也砸了、该投的人力资源也投了,结果到最后却被科学家两手一摊,表示整不出来的事情;
一点都不稀罕!
作为人类未来最有可能获取得到的“无尽能源”,可控核聚变一直都是各大科幻电影中的基础配置。
幸运的是,哪怕在现实中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似乎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早在上个世纪的1954年,当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尝试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可控核聚变时。
就有科学家预测:可控核聚变距离人类只剩下最后50年了!
但不幸的是,这个“最后五十年”却颇有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意思。
到了21世纪初期,学界向外界的表示依然是那句:可控核聚变将在50年内实现;
不光是民众被这个“永远的五十年”感到了不满,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连科学家自己都开始调侃起了这个梗。
年近80岁的蔡睿贤院士表示: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时的科学家就告诉他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只差50年了,可到了今天,当他最近询问那些物理学家们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还是50年。
除了可控核聚变,航空航天领域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距离现在正好又是一个五十年的1969年7月21日,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当时全球有整整6亿人守在电视机前,以直播的方式观看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其他星球上留下的这块脚印;
也正是这张照片激发了大众对于宇宙的好奇,也给以星际空间为舞台背景的科幻作品带来了一场绝无仅有的黄金年代。
在当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民众,都对于人类在外太空的下一步进展无比期待,其中最乐观者甚至相信在21世纪初期,人类应该就已经实现了火星殖民。
但我们都知道,阿波罗登月这个原本以为是作为一场辉煌远征的起点,结果却成为了后来五十年里人类航天的巅峰。
别说去火星了,当阿波罗计划随着冷战结束而宣告中止之后,人类连月球都再也没能上去过。
如果说在科学家给大众画的大饼里,有什么是比航天事业更加令人无语的话,那么一定是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了。
这个计划试图通过完成对人体2.5万个基因上30亿对碱基对的全部测序,来实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宏伟目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长相、性别、性格、身体素质乃至是寿命,都与其基因存在着无比密切的联系。
当时的人们相信,只要完成了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对遗传密码完成了破解,那么人类就能掌握住那把上帝的钥匙。
无论是智商、身高,还是肿瘤、疾病、以及无法避免的衰老等问题,都将被迎刃而解。
(1999年发表在知网上的
一篇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论文)
许多科学家们是这样相信,也是这样向大众宣传的。
最终,这项计划被中、美、英、日、法、德等全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于2000年6月26日完成,其中单是美国一家就投入了超过30亿美金的经费。
结果当人类基因组被完成全部测序之后,原本预想中的“收获”环节却似乎姗姗来迟,那柄上帝的钥匙就像是堵在了半道上,始终只能望到一个模糊的影子。
虽然人类费了大力气成功测出了自己基因的碱基对成分,但尴尬的是却依然对每个基因具体的生效环节一无所知。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就是你原本想通过分析一盘“农家小炒肉”来学会它的做法,结果化验得出的结论是这盘菜里含有百分之三十的碳水化合物,百分之十的蛋白质和百分之二十的脂肪……
拿着这些数据的你,依然对如何炒菜这回事两眼一抹黑;
就像科学家们知道了每个基因是由多少个碱基对构成的,却在对如何利用这些基因来帮人类攻克癌症等问题上,依旧是大眼瞪小眼。
当然,科学研究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偶尔磕磕碰碰食个言也是常有的事情。
虽然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这群科学家们似乎经常会在嘴里说出各种让人心潮澎湃的“预言”,结果却发现似乎只是他们为了获取研究经费,而拿出来“忽悠”民众的假话。
但事实上,如果说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科技,就像是一栋大楼的楼顶;那么“人类基因组计划”、“蓝脑计划”等如今似乎还未真正产生效益的研究,其实就是科学家们开始给这栋楼打下的地基;
如果这群科学家们不提前用楼顶的美妙风光,来吸引民众们对他们的研究提供支持,那么那些如今离我们“永远只差五十年”的科技,就会彻底变成“永远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