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弢
东伐第六十五
武王之师,以东伐纣,至于河上,雨甚雷疾。武王之乘黄振而死,旗折(727)鼓毁。
周公进曰:“天不祐周矣!先正而后罚,故功可得而立也。意者我(728)德行未尽,而百姓疾怨,故天降吾祸。官治其气偖,王姑修身下贤,待须其时。”
太公(729)望曰:“四时无穷,人(730)生有限。四时无恒与,道无恒亲,盈虚变化。天(731)道未必吉,逆之未必不可。孰为天?夫天先是之,而后天下顺之。道先非之,而后天下仮之。今夫受,外失天下,内失(732)百生。我方明而纣之其不可,何也?夫以百生而攻天子,可华而舍乎!去必死,进必取(733)生,今日行之。”
太公(734)望援罪人(735)而戮之于河,三鼓之,率众而先涉,以造于殷。
甲子之日,至牧之野(736),举师而讨之。受,城备设而不守,蒙宝衣投火而死。亲擒受,系其首于白(737)旗。
林战第六十六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使吾三军分为冲阵,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楯为里;斩除林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勅三军而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林战。
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
林多险阻,必置冲阵,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更战更息,各按其部,是谓林战之纪。”
突战第六十七
武王问太公望,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敌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掠。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
令我远邑别军,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
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付而处。
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
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敌强第六十八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谓之震寇。利以出战,不可以守。
选吾材士强弩车骑为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其卒必乱,其将必骇。”
武王曰:“敌人远遮我前,急攻我后,断我锐兵,绝我材士。吾内外不得相闻,三军扰乱,皆败而走。士卒无斗志,将吏无守心。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里,微号相知。
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相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亡。”
武王曰:“善哉!”
敌武第六十九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武王曰:“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当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如此,则敌人扰乱,吾走者自止。”
武王曰:“敌人与我车骑相当,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整治精锐,吾阵不敢当。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选我材士强弩,伏于左右,车骑坚阵而处。敌人过我伏兵,精弩射其左右,车骑锐兵疾击其军,或击其前,或击其后。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山兵第七十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盘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既以被山而处,必为云象之阵。
云象之阵,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之阴;处山之阴,备山之阳。处山之左,备山之右;处山之右,备山之左。
敌所能陵,兵备其表,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勅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行列已定,士卒已陈,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阵于山之表,便兵所处,乃分车骑,为云象之阵。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擒。”
泽兵第七十一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踰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三军无备,牛马无食,士卒无粮。如此者,索便诈敌,而亟去之,设伏兵于后。”
武王曰:“敌不可得而诈,吾士卒迷惑,敌人越我前后,吾三军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求途之道,金玉为宝。必因敌使,精微为宝。”
武王曰:“敌人知我伏兵,大军不肯济,别将分队以踰于水,吾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分为冲阵。便兵所处,须其毕出。发我伏兵,疾击其后;强弩两旁,射其左右;车骑分为乌云之陈,备其前后。
三军疾战,敌人见我战合,其大军必济水而来。发我伏兵,疾击其后,车骑冲其左右。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冲阵,便兵所必。然后,以车骑分为乌云之阵。此用兵之奇也。
所谓乌云者,乌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
武王曰:“善哉!”
少众第七十二
武王问太公望,曰:“吾欲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以少击众者,必以日之暮,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击强者,必得大国之与、邻国之助。”
武王曰:“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我无大国之与,又无邻国之助。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妄张诈诱,以荧惑其将。迂其途,令过深草;远其路,令会日暮。前行未渡水,后行未及舍,发我伏兵,疾击其左右,车骑扰乱其前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事大国之君,下邻国之士,厚其币,卑其辞。如此,则得大国之与,邻国之助矣。”
武王曰:“善哉!”
分险第七十三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引入诸侯之地,与敌人相遇于险阨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据。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之右,急备山之左。险有大水,无舟楫者,以天潢济吾三军。已济者,亟广吾道,以便战所。以武冲为前后,列其张弩,令行阵皆固。衢道谷口,以武冲绝之。高置旌旗,是谓军城。
凡险战之法,以武冲为前,大橹为卫,材士强弩翼吾左右。三千人为一屯,必置冲阵,便兵所处。左军以左,右军以右,中军以中,并攻而前。已战者,还归屯所,更战更息,必胜乃已。”
武王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