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催孩子,让他创造那个自己想要的世界
我现在30多,做事时喜欢快节奏,每次要提醒自己,慢一点,仔细研究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但身体有巨大的惯性,我故意忽略其他可能性,甚至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机会,只求快点了结事情。急赶累人,但累一阵就解脱,解脱后会陷入长长的迷茫、飘忽和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但我更愿意停留在这样的状态。
这样的行为习惯或者精神暗示为什么存在?我能想到的原因之一:曾经的学校和家庭是个不等人的地方。老师会不停提问,表示听到的知识要马上消化;不停的测验、不停的考试都在提醒,快点学会知识;作业,也要赶着写完,写完了才能玩;考试,在赶着写答案,不然时间来不及,分数总会低一些;赶着上学、赶着上课、赶着下一门课,赶着考试,赶着回家、赶着作业。
而父母也和学校一样,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去兴趣班、快点洗澡、快点睡觉;而慢的代价,除了父母不高兴的催促,就是更多课业扑头盖脸的狂灌下来;所有人都说快点 再快点。
被催促长大的孩子,和真实世界是失联的。从小到大,总是急匆匆满足父母的催促、老师的期望;然后开始满足朋友的期望、同事的期望、领导的期望。
学生时急着往父母老师满意的方向奔跑:别人都能学得好,你为什么跟不上?
当大龄剩女的时候为自己羞愧:别人孩子都有了,你连男朋友都找不到?
当了妈妈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孩子能读英语绘本,我家孩子什么都不会!
人到中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30多到处旅行,你怎么还要拼命加班赚钱?
总有其他人比你做得更快更好,这一切,都起源于那一句“快点”。
因为没有时间去观察、思考,被催促的孩子,他的周围没有真实的世界:他的周围,是父母的、老师的、领导的、同事的、社会潮流的口中的世界。是别人认为的世界,是自己混乱的世界。
布鲁姆学习层次分类中,学习的层次分为记忆(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ng)和创造(Creating)。孩子从小长成,分析、评价、创造这些思维方式都需要时间成熟和练习;为了赶节奏,他们会利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记忆,生吞活剥的记下大量的知识;然后当你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呀?他们只会茫然的看着你。为什么要学习,这问题本身就涉及学习层次中的分析、应用、评价和创造,
一部分孩子会在一日复一日的单调记忆中,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更可惜的是,他们会习惯学习方法只有记忆的一种。在过去知识来源单一的时代,知识背诵记忆当然重要,但在当前这个信息繁杂的环境,拿起手机路边就能获取知识。前段时间参加考试,自以为将课本已经背得熟的我考砸了,因为只有将问题分析透彻,才能知道背下知识的取用。或者说,因为错了,我才发现原来只有记忆不起作用啊!
错了,不需要面对指责,不需要被催促赶紧学会,在错误里呆一会,分析错误的原因,审错题意、还是技巧不娴熟,再经过多次的练习,其实学习是自然的事情。
再快点”,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策略去敷衍。背解题套路、不求甚解的背诵。无论兴趣班还是课堂,还是自在的玩耍,父母老师总是催促的理由。他们默认快点完成是好的,也默认快点完成的结果需要是好的。失去节奏、被别人评价、这样的恐惧让人无所适从!找个一个可以控制主宰的空间,才是安全的所在。沉迷游戏、或者在剩余的点滴时间里浑浑噩噩什么都不做,不做就不会被催被评价、或者彻底放弃自己然后倒逼家长。
习惯、理念是年复一年中巩固加深,深到身处其中而毫不自觉,于是愈发的急于看到结果,无法延迟满足。恋爱中需要对方时时回应,工作中长期项目耐不住前途不明的煎熬而选择放弃,养育中的跟风,只为求一个明确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很好,至少不用再慢慢的分析、评价、选择。催促的背后是焦虑,是低容错率。目标指向的是成人或者别人以为的成功,而这一切,都压抑了孩子的多种可能的发展。
社会千变万化,催促竞争压力都是必须的,但家庭教育不应该成为这种文化的延续。孩子的养育需要多种的环境,长期压力会对孩子情绪、行为造成严重影响。
我们换位思考公交车上老人家,然后让座;我们理解痛苦的人悲伤,而不去指责他的嚎啕大哭;因为我们有同理心。如果希望孩子有同理心,首先就应该共情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阶段去思考、接纳他们想演奏怎样节奏的人生旋律;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需要父母别催促自己,别看着别人的脚步追赶。首先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观察孩子、和孩子沟通,提出假设和疑问,再进一步的通过观察、学习、借鉴、反思来去修正孩子养育中的种种问题。一个温暖、耐心的环境,以及允许多种可能性存在的环境,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
而孩子,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种人,只要有一点土壤,他就能用巧妙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世界,那个神奇世界在他的大脑里,心里,在他的情绪里,在他的能量里,随身携带,这个世界不过三个字: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