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中的加减乘除法 2020.10.18

2020-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慧海无涯引力波

今天参加某合作企业的经营研讨会议,听取各位主管汇报,听取财务总监汇报时,汇报得非常系统,从量本利费用分析,到应收账款及库存盘盈盘亏分析,最后总结清单,分析结论,进步很大,可以做得更好的是汇报顺序重构,效果会更好,先结论,再分析,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先画龙点睛,看到整体画像,再重点分析,先大处着眼再小处着手,无需面面俱到,汇报思路,成果,亮点,问题点各是什么?从趋势图看出的结论是什么?数字本身不会说话,不能就这着数字谈数字,只有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将数字与业务相结合,数字才赋予了意义和价值,如同刚刚参加完年度体检,去看一份体检报告,有很多生理健康指标标准,关键是医生对体检报告的解读和结论。让人一目了然,带着结论听分析报告,效果会更好。

轮到生产经理汇报时,汇报的格式和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看到了生产部在很多节能降耗,创新增效的新举措,成效显著,美中不足的是效果很好明显,然而总结成果不突出,做得比说得好,不会总结呈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把成绩说够,问题说透,未免有些遗憾,也使汇报效果打了折扣,点评时我谈到了加减乘除法的数学思维,这位主管更多用了除法思维,由于采取了利用谷段电价,单位电费降低了多少元,由于抓损耗,单月损耗降低了多少万元,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工艺流程,日产量提升了多少等。

经营汇报中的加法

经营绩效指标:如销量,营收,毛利,净利同比,环比增加了多少?绝对值,百分比各是多少?

效率指标:去如人均效率(产量/销量),日产量提升了多少?从同比到环比,从当月到本年累计,从绝对值到百分比。

销售绩效指标:如增加新客户/新业务代表多少?带来多少增量贡献,新增客户/新业务代表销量占比多少?一家持续增长型的企业,新客户增量占比要在70-80%,至少要在50%以上,销量持续增长才有后劲,如果销量增长仅靠老客户挖潜,从存量中找增量,这样的企业发展乏力,处在吃老本阶段。经营理念决定策略导向,策略选择决定了结果,将数据分析与策略思考相结合,数据分析为策略检讨服务,检讨重点产品及重点客户的销量及毛利贡献变化。

经营汇报中的减法

减员增效,精简机构,部门合理设置,恰到好处,组织架构设计符合企业阶段,定员定编,定期评估人员投入产出,优胜劣汰,优化工艺流程,推进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用人。

降低损耗,减少盘亏盘盈,采取了什么措施减少了多少?重要的是治本而不是只治标抓一抓好一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说解决问题。

减少品种,提高效率,最忌讳的是品种越做越多,导致多品种,小批量,低效率,评估很多产品既没量也没利的“鸡肋”,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客户需要,经营者往往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舍不得,放不下,往往有的企业虽然精简了品种,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再评估会发现,旧病复发,重蹈覆辙,品种有增无减。

降费用,区分费用和投入,不能混淆,比如市场培育需要投入,人才培养需要投入,研发需要投入,有投入才有产出,费用是没有产出的,不该发生的费用一分钱都多,经营中的该投入的不能短视,必须要投入,营销投入不足,销量难以持续,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就会导致断层后继无人。

汇报中的乘法倍增效应

如生产经理汇报将单位降低多少乘以同期总产量就会将成果放大,再将每项措施取得的效益相加,统计出统合综效创造总效益,才是画龙点睛之笔,将成绩效应最大化。

倡导团队的优势互补,协同作战,而不是内耗扯皮,人心齐泰山移。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打造“聚合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模式创新,诸如产业链思维,打组合拳,整合借力借势,合作共赢。

以点带面,善于抓标杆,抓典型案例,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都要抓,善于总结复盘,举一反三,吃一堑长十智。从零到一先试点,形成典型经验,成熟模式再复制推广,实现从一到N。

经营汇报中的除法

经营中往往深度分析时,用除法评估更适合,日产量,单位成本,单吨费用,单位能耗,人均效率(产量/销量),人均收入,人均产出,人均投入产出比,设备投入到单位成本有何影响等。

总而言之,经营汇报中,加减乘除法各有其功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各种情境中选择最匹配的算法,应用恰到好处,会为你的报告添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