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散文

那丛迎春花

2017-02-21  本文已影响54人  那只毛虫

说到迎春花,应该每个人都很熟悉。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总能看到一丛丛的迎春花。在农村的,迎春大多是在墓地中所看到的;而在城市,无论是马路还是公园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迎春,拂去隆冬雪,弄作满枝黄,明花出枯萎,东风第一香。因它是春来第一花,因此,颇得古文人青睐。唐代诗魔白乐天有诗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但是,好者好,恶者恶,宋时刘敞就有贬迎春花一诗云:“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在早春季节,当园林和田野依然乍暖还寒,万籁俱寂的时候,唯有迎春花纤枝婆娑,点点金黄,素雅的花朵竟相开放。飘飘的白雪与黄色的花瓣交相辉映,人们于严寒中会蓦然想到:啊!春天已经来临了。迎春不单具有菊花那种傲霜斗寒,凌雪竟放,更具有争春不骄谦逊,菊花芳姿婀娜,挺拔不群,迎春却植根与岩隙,青草之中,淡雅素妆,朴实无华,而为大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不过,在一般人心中,迎春花实在太过普通和不显眼,和国色天香的牡丹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亦无法和红如火一般的石榴花比拟;更无法和冰清玉洁的玉兰花媲美……然而,在北方长大的我,每每总要经历一个天地间皆是灰蒙蒙、光秃秃感觉的漫长的冬日,对于寒雪中报春的迎春,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欢喜。欢喜它带给我们春的讯息,欢喜它柔弱的身躯下的顽强的生命力,欢喜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迎春花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故事: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庄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顶上。天地间整天混混沌沌,连春秋四季也分不清。
那时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鲧带领人们治水,治了几年,水越来越大。鲧死了,他的儿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担。
禹带领人们察找水路的时候,在涂山遇到了一位姑娘,这姑娘给他们烧水做饭,帮他们指点水源。大禹感激这个姑娘,这姑娘也很喜欢禹,两人就成亲了。禹因为忙着治水,他们相聚了几天就分手了。临走时,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当来到一座山岭上时,禹就对她说:“送到什么时候也得分别啊!我治好水是不会回头的。”姑娘两眼呤泪看着禹说:“你走吧,我就站在这里,要一直看到你治平洪水,回到我的身边。”大禹临别,把束腰的荆藤解下来,递给姑娘。姑娘摸着那条荆藤腰带,说:“去吧,我就站在这里等,一直等到荆藤开花,洪水停流,人们安居乐业时,我们再团聚。”
大禹离别姑娘就带领人人踏遍九州,开挖河道。几年以后,江河疏通,洪水归海,庄稼出土,杨柳发芽了,人民终于安居了。大禹高高兴兴连夜赶回来找心爱的姑娘。他远远看见姑娘手中举着那束荆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当他到眼前一看,原来那姑娘早已变成石像了。
原来,自大禹走后,姑娘就每天立在这山岭上张望。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从来没走开。后来,草锥子穿透她的双脚,草籽儿在她身上发了芽,生了根,她还是手举荆藤张望。天长日久,姑娘就变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荆藤。不知过了多久,荆藤竟然变水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大石像上,霎时间那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儿。

同时呢,迎春花和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也是我国非常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迎春性喜阳光,亦较耐阴,抗寒,耐旱。不择土壤,田园土、沙壤土、微酸或微碱性土均能生长。
今日,北方不少城市突然变了天气,我所在的古城西安也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早上,一向赖床的我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起床去看春雪。在附近景点内,意外发现白雪覆盖下的嫩黄的迎春花那不畏严寒霜雪的丰姿,不由看痴了,记忆的长河在飞速倒流,回到了小学时光。
犹记得小学校园里,老师宿舍前有几个砖砌的小花园。最为惹人注意的是我们小学校长——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赵麦仓。赵校长有一个做法令当时还在闭塞乡村的我觉得非常大胆:便是将我们只在土坟上看到的黄色的花移栽在他宿舍前的小花园中一丛。那便是迎春花,而我当时并不知道这花的名字,浅薄地以为那只开在坟墓上的花,放在花园里就会惊世骇俗。
赵校长在我上初中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至今仍能想起他的惊世骇俗、他那堪比大家的毛笔字……
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世间没有永恒。我以为天长地久的一切都会改变:人会老去,花会枯萎,叶会败落。不过,一代代的人类在繁衍中渐渐强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年的花会更美,枯叶凋零后的树木会在冬天积蓄力量,来年春天会更加枝繁叶茂。未来会更好!我坚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