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世界思想史)》读书笔记
作者:[英]彼得·沃森
译者:张凤,杨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 (1) 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 (2) 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 (3) 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经过许多经济学家对该模型的不断研究和完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如下: - (1) 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既定,总量生产函数有稳定的形式,生产率以一外生的不变比率增长。
- (2) 技术进步产生于机遇,是外生变量。
- (3) 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
- (4) 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节。
- (5) 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减。
三、基本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建立起来的。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如果用Gy表示收入增长率,用GL表示劳动力增长率,用GK表示资本增长率,则有
Gy = aGL + (1-a)GK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在这个基本公式中,收入增长是由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两种因素所引起的。a表示,在收入增量中,有多大份额是由劳动力增长带来的,(1-a)表示,在收入增量中,有多大份额是由资本增长带来的。
另外,将上述公式两端同时减去GL,则有
Gy -GL = (1-a)(GK- GL)
上式左端是收入增长率减去劳动增长率,可以认为是平均每人的收入增长率。右端中的“GK- GL”是资本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之差,可以认为是平均每个工人所使用的资本的增长率。上述公式意味着:
- 1、 人均资本装备率即平均每人所使用的资本数量不变,则人均收入水平不变;
- 2、在资本的边际产品大于0的条件下,提高人均资本装备率,可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相反,如果劳动力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即人均资本装备率降低,那么人均收入水平将会下降。
四、主要观点: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 1、 除了实际GDP及其增长率之外的一素决定人口增长。
- 2、 技术变革率影响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率不影响技术变革速度。
- 3、经济繁荣将持续下去是因为不存在引起工资下降的古典人口增长。但如果技术由于两个相关原因而停止进步,增长将停止。第一,技术变革引起的高利率一起投资增加和资本积累。第二,资本积累最终引起降低资本收益的收益递减,而且,最终减少储蓄并放慢资本积累率。
- 4、 如果实际利率高于目标利率,资本供给将增加。
综上所述,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一直在增加资本需求,提高实际利率,并引起增加资本存量的储蓄。只要有技术进步,这个过程就会重复,并创造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增长率波动是因为技术进步以可变的比率发生。
五、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述: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有经济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技术,而且,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以寻求最高可以得到的实际利率。因此,新古典增长理论意味着,全球的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将趋同。在富国之间存在某种趋同的迹象,但趋同是缓慢的,而且对所有国家而言,趋同看来并不明显。
索洛等人认为:在没有外力推动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技术进步或人口增长等外生因素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它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将它排除在考虑之外,这就使该理论排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六、参考资料
1、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066415.html
2、胡乃武、金碚主编:《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朱勇著:《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4、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
5、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6、 迈克尔·帕金著,梁小民译:《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月
7、 索洛等著:《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年
8、 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3月
9、 樊明大:《新经济理论和政策》,《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