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LifeHacker

幸福的生理编码

2019-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东东威武

[TOC]

幸福的感觉是为种群延续服务的

生物的行为都在为种群延续。孔雀开屏的那么好看也不过是为了吸引雌性交配;大马哈鱼历经千辛万苦淘汰掉99.9%洄游到出生地产卵,也不过是为了让最优秀的基因留下;苹果把自己整的那么好看那么好吃,也不过为了让动物在吃它时帮它传播种子。

动物的大脑在奖励利于生存的行为,惩罚不利于生存的行为。所有的感受只是我们个体的感受,大自然只有自然选择。当每次人们看到可能增强自我“生存机会”的东西,触发幸福感的脑化学元素便会被释放出来。

各种各样的快乐

为了生存,人有一些基本的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上通过各种激素带来的兴奋、快感来刺激我们去满足这些需求的事情:

多巴胺及其在现代社会下的副作用

大脑里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物质--多巴胺,它通过兴奋和快感激励你去追求上述其他快乐。你可以认为多巴胺是身体关于快乐的记忆,它敦促你去做之前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你吸烟获得了快乐,于是身体刺激你继续吸烟;在社交中获得了温暖,多巴胺刺激你继续去社交。

多巴胺对于动物是有其生存意义的。因为对于动物而言,果腹、繁衍等快乐的获取成本很高,没有多巴胺,动物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做这些事。

但对于人类来说,多巴胺有时候有副作用,因为很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长期做并没有意义,但是多巴胺还是记住了这种感觉体验,拼了命地让我们去做,严重的导致成瘾。副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环境比动物要复杂的多,我们有很多可以短时提供快感但是长期意义不大的活动。具体来说:

多巴胺带来的无休止的渴求消耗了我们体力和精神,沉迷有害的事情更有很多其他副作用。似乎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方法,杨教授的电疗肯定是不行的...也许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察觉多巴胺的控制,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到自己在被多巴胺控制,多巴胺的作用就小很多。实在不行,那只能被淘汰了。自制力差的人在社会上拥有的资源也少,最终慢慢被自然选在淘汰...

那,怎么才能幸福?

快乐了就幸福,每种快乐是不同的,它们有不同的需求度和注意点。了解他们,让自己更快乐,便获得了幸福。

食物、性欲这些一般人不是长时需求的,满足了即可...

安全感一定要有,有了即可。

感官刺激偶尔刺激一下即可,天天完高空跳伞也没什么意思。

家庭、朋友的社交归属感是需要我们通过经营去维持的。善待周围的人,多联系朋友,多关心家人。

一定要有努力去自我实现,这样才能获得成就感和尊重。这是我们要花大部分精力去追求的。

不要被多巴胺奴役,避免沉迷上瘾。尽可能做能让自己多巴胺分泌的工作,利用多巴胺帮助自我实现。

注意做真实的有意义的事情才能产生内啡肽,获得满足和平静。给你插一堆棒子,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获得满足感你乐意么...自然不乐意,因为都是假的。游戏、电影、小说里你能获得虚拟的成就感,但那都是虚拟的。所以你玩了很久游戏获得一身好装备之后非但没有成就感,反而有负罪感。

总结一下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