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晚穿越无人地带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上)
阴错阳差,机缘巧合真的来到了这片深山密林里,我相信冥冥之中宇宙是能听见渺小人类的召唤的。前几期在公众号里为大家展示了新西兰九大步道之一的Kepler凯普勒步道,没想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亲身体会到了。一个小伙伴因为工作原因,放弃了这条步道的行程,将这个宝贵的名额转给了我。要知道想要踏上这条线,至少得提前3个月预定步道上的木屋,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踏上这条神秘又壮美的步道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一)史前世界的洗礼
四月阴雨绵绵的一个早晨,老船夫将我们一行人放在离原定上口岸几公里的岸边,原定Brod Bay的口岸水位较浅,不宜停靠。选择搭船驶入凯普勒,是为了节省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没有远途徒步经验的人来说,算是走了一点点捷径。告别船夫,上岸第一次踏入菲奥兰德的密林之地,看到的是前所未见的景象。
南岛之南的菲奥兰德保护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草木生长得十分茂密。除了主路上的褐色土地,其余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尽的绿色。地毯式松软的苔藓覆盖了所有地面和大部分石头,青翠绵密的好似一块块的抹茶蛋糕让人兴奋不已。
树干上布满了青苔,厚厚地披了一层毛茸茸的外衣,就连树枝上也挂着浅绿色的垂丝苔藓和藤蔓。灵芝生长在断根和树干上,一朵一朵木雕的伞,大的几乎有脸盆大小,遍布丛林,令人惊叹。幽灵公主童话一般的场景,在这里真实存在着,也颠覆了我对森林美的认识。
背包的重量和清脆的鸟鸣将我们拉回现实中,我们可以慢慢感叹,但是必须坚持前行。对于负重徒步来说我还是个新人,即使极度精简了行李,加上沉重的单反相机,我的背包也超出了10公斤。随行男生们的背包则重达15-20公斤,非常感谢荣哥帮我背了一只长焦镜头,阿水帮我带了一部分食物和挑起了背垃圾的责任,因为所有食品垃圾都要自己带出山。
第一日就面对负重登山的挑战,在穿过百分之两百清新的密林后,我们一路攀登翻过了一座高一千米的石灰岩山。几度觉得自己累成了狗,但作为队里最不壮实的人不能给队友拖后腿是我的宗旨,所以拼尽全力也要坚持下去。徒步是身体的修炼,也是心灵的洗礼,至少我觉得它教会我再累要坚持前行。
歇息亭里有沙蝇作伴,大雾开始在山间弥漫。快到木屋的时候,我好像突然找回了自己,身体里的马达开始小宇宙爆发,以自己的节奏轻松又飞速地走完了最后一段平缓的道路。比步道预计时间还快了三分之一,因为走得太快还一度把队友带到了腿抽筋。
路漫漫,其修远兮(二)蘑菇与小麻糬
徒步时,时常幻想能不能遇到传说中的蓝瘦香菇,虽然我知道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川附近的森林里,但还是抱有希望。事实是,我们没有遇上蓝瘦香菇,但我们遇到紫圆香菇。对于菌菇的认知,我还停留在颜色鲜艳的是有毒不能吃的。当我第一次见到一颗害羞的紫色蘑菇时,我还以为它是一颗半透明的弹球。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确实是一颗有柄连在地上的蘑菇,欣喜若狂,拍照珍藏。
在后面的旅途中,和队里的巨人阿水骄傲地讲起之前发现的紫色蘑菇,他表示从来没见过。但是他的运气就是那么好,刚说完没见过,我就大步踏过一颗,突然扭头仔细一看又是紫色的蘑菇啊!比上一只略大一些,柄更长,也是好看得不真实,更像阿凡达星球的产物。全程总共发现了唯二两棵紫色蘑菇,十分稀罕。
其他还在途中石头边上遇到小花一样的草菇,出山后详查出名叫Earthstars(土地之星),在雨水落在它们中心的时候,它们就会往外喷射种子。
在小桥边还发现了一个家族的红色毒蝇伞菇,非常完美的四支伞错落有致地排放在一起,据说吃下去会产生幻觉。
麻糬是我们在林子里遇到的一个小家伙,灰褐色萌萌的一团,乒乓球大小,十分温和的一只小老鼠。有人说起名字了,他就再也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鼠了,他就是宠物了。我个人觉得他还是个宝宝,所以与他短暂玩耍后就放回原地,怕他和父母家人走散了。
其实,步道上是不应该和野生动物玩耍的,因为他们可能携带细菌病毒,也可能被抓伤咬伤不好处理。看到小麻糬的时候,只见他圆圆一团在地上晃了一晃,我上前去观察地上的毛球是什么,他也不跑,也不跳走,就安安静静呆在原地。后来我们的镜头凑得很近,他也毫不介意,最终胆子大的Ronnie将他放到了手上。我还奖励了他一小块妈妈给我做的行路干粮葱油饼,他拿嘴接过去然后用两只极小的小手捧着。
后来,我和木屋的管理员攀谈起来,问他知不知道麻糬是什么品种的老鼠。他说:“老鼠就是老鼠”。他不知道具体的品种学名,也不关心,因为山里很多鼠类,成群结队的会肯树苗,是害虫。小的叫mouse,大的就叫rat,天气渐冷,它们应该熬不过这个冬天吧。这就是小麻糬的故事,我还是相信遇见了就是难得的缘分,在我心里他就是一只独一无二的小精灵。
(三)木屋里的生活
抵达第一个小木屋Hut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山间白雾茫茫的一片包围住了屋子,缥缈又神秘,但眼神不太好的我差点没看到近在眼前的小屋。
徒步之前是做好心理准备的,以为所有吃住用都是在一个屋子里,和50个人共寝一个屋子,厕所就是原始野外的一个洞。实际上,一路上的三个木屋都比我想象中的好,甚至有些窃喜他们的条件高出我的预期很多。木屋的寝室有些是单床上下铺,有些是通铺,但每个房间和隔间通常不会超过20个床位,有窗户但没有照明或取暖设施。卫生间竟然不是在野外,还有抽水马桶、自来山泉水和镜子,简直欣喜。单独的公共休息室有温暖的烤炉和晾衣架,宽敞的餐桌椅、水池和煤气灶台,但是点火是需要自备打火机或者用火柴引火的。我们没有带火柴,所以通常是用别人剩下的火柴,或者问别人借个火。
木屋的管理员有个炫酷的称谓叫Ranger“游侠”,他们负责管理木屋的治安,给大家做安全讲解和说一些山里的故事,他们也要清理维护一部分的步道道路。徒步后,能在暖洋洋的木屋里喝上一杯热汤热茶,懒懒的赖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和世界各地的人杂谈是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刻。在天色渐渐暗下来,几乎要全黑的时候,木屋的太阳照明灯会自动亮起,每当此时就会听见大家的一阵欢呼,Yeah~光明到来了。
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热热闹闹玩棋牌游戏的,安安静静看书写字的,此时此刻大家都在深山里的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想来也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从来不曾自己用灶台烧开水的我,一直觉得烧水只是按一个按钮的事情,其实真的烧起来还是要等好一会儿的。第一个木屋还有微弱的手机信号,我给家人报了平安并发送了一条炫酷的朋友圈,那是我最后一天手机开机。在之后的三天两晚时间里,我直接放弃了手机,过上了真正意义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熄灯通常在八点到九点半,去卫生间的时候要戴上矿工头灯,刷牙时四月高海拔冰冷的山泉把牙齿冻得打颤。简单洗漱后,大家爬上自己的铺位拉上睡袋,为下一天体力充电。寝室里十分安静,木屋外的风依旧呼啸不停。
在第一个木屋的清晨醒来 第二个木屋的清晨未完待续...
更多原创文章和新西兰旅游资讯请关注:阳光旅程 SunshineVoyage
添加好友请复制微信号:SunshineVoyage
或保存并扫描QR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