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死于找工作的985高材生
李文星,985高材生,年仅24岁,生于大山东,死于找工作。那个死于找工作的985高材生
近段时间,有一条新闻迅速席卷了公众的视野。
一名毕业于东北大学的高材生(名为李文星)。在所谓前去面试成功的大公司就职两个月后,尸体被发现于天津市静海区G104国道旁的一个水坑里。
经执法人员调查,怀疑李文星被骗入传销组织之后,惨遭禁食虐待致死。
一个毕业于985高校的大学生,一个对人生满怀希望和热血的年轻人,一个希望找份离家近能照顾父母工作的孝星,永远陨落在了24岁。
他以为自己在被20多家公司刷下之后,收到了来自上天的馈赠:大公司的offer。没想到,却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近几年,我们的手机上不乏总是出现这样的爆料:某女/男生外出打工,数日之后,杳无音信;某女/男被骗的人财两失,才发现进了传销组织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毕业生辛辛苦苦寒窗十几年,除了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生存的环境之外,还要防范来自于四面八方的陷阱和恶意。
说来,着实让人心酸胆寒。
这就像,我听了无数道理,做了无数演练,扛了无数武器。不曾料到,刀枪剑戟就藏在主动伸出问好的那只手里。
媒体新闻,社交软件都在谴责和痛斥当今社会互联网和招聘平台的缺陷和漏洞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才让一件件不该发生的就业悲剧一再重演。
可究其原因,难道全是所谓平台的错吗?
但我看来,其实不然。
除了平台,还有这个时代给年轻人的焦虑。
这份无法抵抗的焦虑是杀死这个高材生的头号帮凶。
那个死于找工作的985高材生其实我对于网络上那些讽刺“所谓985”高材生连鉴别传销组织和正规公司能力都没有的言论不以为然。
因为我相信,他不是不会,而是他不能。
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去鉴别这一份工作的真假。
因为他太急了,他急着想要一份工作。一份能让自己躁动的心和迷茫的前途稳定下来的工作。
而李文星这幅焦虑的模样,何尝不是当今一代年轻人的缩影?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或出身卑微寒门,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供我们读书,拉扯我们长大。等你毕业,他们早已白发苍苍,没有更多的能力让你在工作上有更多的选择。
寒门之子,后路少,前路少之更少。
为了能早点报答父母的恩泽,我们迫不及待,才踏出校门,就抓耳挠腮想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甚至是年事已高的父母。希望让他们负重了半辈子的肩膀轻松一些。
又或者我们跌跌撞撞闯入社会,一不小心窥见了这世间的灯红酒绿,五彩斑斓。心心念念妄想占为己有,分一杯羹。
怎奈能力不足经验有限,又怕吃苦受累。可偏偏急不可耐,所以想方设法去寻找高薪不累,活轻假多的工作。最好是一毕业就可以当某上市公司的总监CEO合伙人,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
于是我们更急。
身份、地位、权利、金钱、香车、豪宅就摆在面前,我们想要却得不到,就越来越大汗淋漓,如饥似渴地跳起来去够。
我们火急火燎地伸着舌头,像一只贪婪而懒惰的狗,对着诱人的肥肉口水直流却无可奈何。
却忘记了,成功的路从来没有捷径。你想要多少,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否则即使得到了,不是满腔谎言就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再来,即使你四大皆空,可这个残酷而现实的社会也不允许你平静太长片刻。
居高不下的房价、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条件出众的人才市场、对象父母嫌贫爱富的嘴脸、刻薄跋扈的包租婆、低声下气的父母、春风得意的同班同学、都在逼你。
逼你要优秀,要成功,要出人头地。而且是立刻马上,刻不容缓。否则你就是这个城市里最低等的蝼蚁,连诗和远方都不配提起。
综上所述,在这样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年轻一代,怎么可能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地把握好每一步前进的节奏。
他们一边期待光鲜亮丽,踌躇满志,一边焦虑挣扎,不知所措。
就像李文星事件,其实在他接受完整个非正式的网络对话型面试之后,他也心存疑虑。
可在投了2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在2个月后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毅然决然收拾行李,前往那个未知的前方,接受命运的考量。
他是985高材生啊,他想通过努力给父母好一点的生活,他身边的同学都有着落了。
他等不下去了,他急了。
于是他背上行囊,匆匆前往。不料,死神持刀,暗暗跟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李文星。
那个写一句文案被老板骂三句脏话,不敢反驳不敢出声的A同学;
那个被上司各种苛刻剥削压榨,和被同事各种差遣使唤却没有勇气辞职的B同学;
那个拿着微薄薪水,啃着硬邦邦的面包强忍眼泪告诉自己:“老娘明天就辞职”!第二天仍旧打起精神,缩着脑袋准时打卡上班的C女士;
那个明知没有雇佣合同却仍旧做牛做马的D先生;
那个被推去应酬喝到胃出血,吃了豆腐的E同学以及千千万万个已经被骗着交了证件费、面试费、审核费却仍旧自我安慰的X朋友。
他们真的傻吗?他们真的没有一点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吗?
是他们不敢,他们害怕。
他们太焦虑,焦虑人生会继续一事无成下去;他们太害怕,害怕前途永远黯淡无光下去;他们担心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委屈小情绪而丢了饭碗,最终只能抱着纸箱走出CBD,望着万家灯火,坐在路边,哭得像狗。
他们怕被人指着鼻子笑:“读了重点大学又有屁用,还不是找不到工作!”
这份尖锐冷酷的焦虑把他们活生生推到了悬崖边缘。即使有人已经瞥见了望不到底的万丈深渊,仍然选择以踩钢丝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在危险地带游走着,心存侥幸。
所以误把焦虑当兴奋剂,强迫自己日复一日地亢奋和不知辛劳地奔跑。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人只有一种可能:ta自以为也能从中分到钱。
殊不知,在被出卖和祸害的那一刻,ta已经彻底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人为刀俎,你这份送上门的鱼肉,只能任其宰割。
那个死于找工作的985高材生所以,在呼吁互联网加强监督或者讨伐招聘平台无所作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修养自己。
一修自身实力。
太过焦虑和迷茫的人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往往是因为做不了什么。
所以,在大学,建议大家把打游戏、谈恋爱、闹舍友、做兼职和刷手机的时间缩短一些。用来多看好书,多交好友,多考证书亦或是多参加实践活动和实习培训。
而不是一味地把时间拿来吃喝玩乐,趁机玩个够本。
因为只有你积攒一定的能力和实力,你才能拨云见日,在兵荒马乱的青春里清楚而坚定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和努力。
才不会一毕业,两眼一抹黑,对前途急得要死又无计可施。
二修内心定力。
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物质和好处俘获,天底下向来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想当老师就要有出色的成绩和教学能力;你想做律师就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口才逻辑思维能力;你想赚大钱就要有出众的投资和理财手段 。
不要因为羡慕眼红和嫉妒,而轻易动摇了自己的心志。
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付出和百转千回的教训,光焦虑一点用也没有。
成功路途上该摔的跤,该走的弯,一个都不会少。
你只有沉下心,瞅准目标,不停蓄势,不停积能,才能在关键时刻厚积薄发。
沉着冷静才是扭转乾坤的不二法门。毕竟华夏千年历史读来,我还没有见过一个心浮气躁、亟不可待的王侯将相能起义成功,指点江山。
沉得住气,熬得住苦,才能发得了力。
烦躁不安,心绪难平的时候,坐下来,慢数十个数,紧接着深呼吸之后问自己:
我现在如何?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离我想要的目标和东西还有多远的距离?
我要做哪些计划和事情来缩短这些距离?
需要多长时间?我又能坚持多久?
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思索之后一一写下,再不慌不忙地去执行。我想你四处乱窜的血液会平静许多。
最后的最后,不管是兼职还是求职。都请你一而留个心眼,二而留个消息,三而留个后手。
留心眼则是一旦你看到那种一进公司就让你任高职、拿高薪的承诺。或是零投资高回报的噱头、亦或是没收手机和钱财,断绝联系的无理要求。你就要开始警惕是否已经入了魔穴,要想法脱身。
留消息则是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聚会见面,一定要给身边的人留个消息。比如:多久之后我没打电话你一定要报警,或者主动打过来询问;又比如不管谁找你拿钱,恐吓威胁你都不要轻易相信,先分清真假才是关键。
留后手则是如果是第一次到陌生地方和陌生人见面,不管面试谈事还是其他。单独前往请一定带上防身物品,以免万一。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
“请这个社会给年轻人多以宽容的态度。给我们多一点的时间去努力、去奋斗去改变。也许不能让你们啧啧称道,但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众望。
也请年轻人给自己多以沉静的态度。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风险与否。因为你要知道,只有你活着,才能继续创造无限可能,才能继续发光发热,才能等到世界看见你的那一天。”
不要急,不要怕,认真走好每一步,哪怕很慢。
我会陪你,你的父母会,你的爱人会,你的朋友会,这个世界也会。
保护好自己,才有机会出人头地,让这个世界看到你。
那个死于找工作的985高材生就像20年前的深夜,坐在街头啃着馒头,喝着凉水的马云,望着天空想的不是: “他妈的,老子今天融资又失败了!”
而是笑着想:“今晚的星星真美啊,明天又可以重新开始奋斗了”。
愿你沉静,愿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