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文字青春

劝你,活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2690人  cba5ee8e35e6
野马摄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长的还不错,在心里萌生了当演员明星的念头。因为看电视的时候,觉得电视里面的人除了长的好看以外,似乎没啥真本事。尤其那些演戏的年轻女演员,哭都不会哭。

记得那会儿朱军还在主持《艺术人生》的栏目。一位演员接受访谈的时候,谈到练习哭戏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训练自己在30秒内哭出来。他在现场做了一个演示,果真30秒之内就哭出来了。看到这,我对演员产生出一种崇拜之情。

那时候,我们家有一个衣橱,左右两扇门,中间一面大镜子。那面镜子上永远都有脏兮兮的东西,像水渍又像灰黑色的霉斑。每天放学后,趁母亲做饭的功夫儿,我就偷偷站在镜子前面练习喜怒哀乐。

我想当演员这事儿是个秘密,跟他人说不得。别说零几年那会儿,现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的孩子说自己想当演员明星,父母、老师、同龄人还会说他异想天开呢。

随着年纪的渐长,身体的发育,青春痘的爆发,使明星梦离我越来越远。我彻底拒绝明星梦的那一年,娱乐圈出现了极大的丑闻。原来光鲜亮丽的背后,暗藏了太多难以启齿的肮脏和不堪。

后来,歌唱比赛在国内兴起,像安又琪,李宇春这些原本平凡普通的年轻人。通过一个歌唱平台层层过关,最后得到一大波人的关注和喜爱。那种成功,似乎来的更快,更真实,更容易让人记住。

我羡慕那样的成功,也渴望那样的机遇。我跟母亲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她没有犹豫地打断了我兴致勃勃的演讲。泼凉水的话,她比谁都会说,但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

“你不要老是看别人怎么样,你要学会做自己。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你知道那群人多虚伪么?”我母亲生性好强,对命运有种不卑不亢的倔强。对生活的解读,多半来自她文青的情怀和生不逢时的遗憾里。

说实话,十几岁的年纪里,我不清楚母亲嘴里的虚伪到底是什么东西。总觉得她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她觉得虚无缥缈的人和事。当时我还喜欢追星,喜欢买明星海报,买那种明星杂志刊期,只要被她发现,她都会用嘲讽的语气来羞辱我的无知。

她说,追星就是在浪费青春,把本该注视自己的目光都放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一开始我还会激烈的反抗,可后来我就变成了放弃抵抗。因为追星的那段时间,除了浪费了我的学习精力,似乎真的没能给我留下什么。

如果说追星能给我一种话题感,那我更希望得到亲人的肯定和支持。现如今,我不能说母亲的话太偏激,我能理解那种语气里面蕴含的深层寓意。其实,她的话是言之有理的。

只是有一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迷茫无助又不想跟他人开口。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又一次尝试偷偷照镜子,却一点也哭不出来。我给自己唱歌,却因沙哑发闷的歌声未经过变声期的打磨而感到羞耻。

我行走在人群里,却不敢抬头,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丑陋,亦或许是因为缺乏自信的沮丧。说不准,但我知道那段时间内,我跟我亲弟弟在一所学校读书,如果在路上碰到他,我竟然选择绕道而行。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当初的自己郁闷到不是个东西。

一个人选择自救是很压抑的过程,依附性和独立性的碰撞,经常让自己处在一种神经兮兮的状态里。其实周围的一切很融洽,但你总能感受到处心积虑。

人就是擅长顾虑太多,总喜欢把眼光看向别处,却很难看清自己。不敢大声哭,也不敢放肆笑,做什么都憋着。生怕一个让自己舒适的举动,引来他人异样的眼光。攒着、忍着、挨着,随后是无尽的迷失。

你可以嘲讽这个世界里你看不惯的一切,却不能贬低自己存在的价值。你可以称羡他人的光彩熠熠,但不能厌倦自身的静默与哀愁。你可以做的事情应该有很多,抛开所谓的效仿,你更应该做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