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感悟47 | 关于对错
当我们一旦接受一个观点,我们的自尊使我们不愿意去承认我们错了。当缺陷呈现在我们面前之时,我们会更关心的不是有多少事实和有利的证据,而是去探索如何击败这些事实;我们宁愿处于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新的支撑的痛苦中,也不愿坦诚面对任何新鲜的与之相矛盾的事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产生烦恼是多么容易;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我们宁愿做任何事也不愿承认错误,并且我们的直观想法是“我如何通过解释磨灭这个错误?”
有时候犯错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犯错却不知悔改。
本周的翻译话题是关于批判性思维其中的一种思维:面对错误。
很多人在面对错误时,或许会如上述所说,第一时间关心的并不是我们错了,而是寻找如何击败推翻的这种论断,即使你本来就错了!就像那个故事的例子,Sam认为他是一个忠诚且负责任的父亲,他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儿子,但是事实是他的儿子与妻子都认为他并没有将时间花在儿子和家庭上,更多的是商务活动与自己的休闲娱乐。Sam觉得自己很委屈。
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有的人,如果错了,那会态度积极的去改正;还有的人,会想着法找出理由与借口。这是对待生活的两种价值观念,一种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种是我的就是正确的,这是常见的思维误区。如果生活中少了自我反省的批判性精神与思维,或许也就这样停滞不前了吧!科研、生活,写作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亦是如此。
最近几天很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听名字很土,土到有点不情愿去看。可是看完后的人,没有说这部电影差的!于是随大流看了,看完竟不知如何评价,心情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波动。
是的,我们谁都没有错。
整部电影的人物线非常明确,药贩子,病人,警察,药厂,政府。
若不了解背景故事,或许我们会理所应当的想,那个有错误的人一定是药贩子,药厂。或许还会认为有什么暗箱操作。
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用两个小时不到的影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现象和故事,故事说完,让你感受,到底错在哪里了。可是仔细的想想,似乎哪里都说不出。
有一群得了慢粒白血病的病人吃不起瑞士生产的昂贵进口药格列宁,找到救命的便宜药“印度版”的仿制药。对于病人而言,印度版的格列宁一瓶500元,功效和4、5万一瓶的进口格列宁几乎无异。但是在那时候的中国,这种药是违禁药,甚至中国官方和瑞士药厂公司宣城,这是假药(其中的意思不明说,但潜规则让人浮想联翩)。
可是药假不假,患者知道。
因为想要活着,有错吗?好像没错,追求生命的无尽可能,是人的权利。
药贩子,起初是因为为了赚钱,走私这种药,对于许多因吃药而负债累累的病人来说,这是救命的药,有了便宜药,可以多活些日子,有了便宜药,让家人的负担轻一些。对于病人来说,药贩子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最让人深刻的是徐峥演的药贩子,从穷困潦倒交不起房租,到走私印度药赚了很多钱。但大家都知道,走私犯法,所以他被逼无奈,将代理权转手了。这是一个黑心的药贩子,他将价格调到1、2万以谋取暴利,终是被抓。
而那位将徐峥带上走私印度药的病人,因为没有了药生命,就这么走向了尽头。
这一切,徐峥才知道。
病人们怪徐峥吗?当然怪。因为他不走私印度药了,很多人没钱吃不起药,只能等死了。但是徐峥有错吗?似乎没错。因为不干违法的事情,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剧情最大的一转,就是已经有自己厂子和生意并月收入几十万的徐峥,看到当初的好友因为吃不起药即将死亡,他下决心,要救他们的命。即使印度药厂被勒令关闭,500元的代理药没有了,依然自己垫钱,从印度药店收购零售价2000一瓶的格列宁。
后半段感动的难以言喻。每个人内心的痛苦、纠结与挣扎。道义、情义和法律。诸多对立,要如何统一与平衡?
故事说完,要总结,究竟是谁错了?竟觉得,谁都没有错。或许想说政府错了,应该将其从违禁药品名单中剔除,使之合法化。但换一个角度想,若任由这样下去,国家的创造力核心技术研发动力怎么办?国家如何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如何解决?
可是药厂有错吗?或许瑞士的医药公司花了很多年,很多科研人员研究,攻克这些绝症,投入人力物力等等,最后研制出的药可以救命,甚至让病痊愈。如此之昂贵,也无可厚非。
说到底,这是一次道德、人性的评判。没有谁完全对,也没有谁完全错。
关于错误,最关键的,还是要直面它!就像多少年的今天,许多药拉入医保,各方面仍在不断改善。
所以本周关于批判性思维翻译的总结,最好的结论就是:发现自己错了,那就去寻找改正这种错误的方法。而不是继续尝试寻找去掩盖这项错误的理由与证据。
错与对,自有公允。但求,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