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单砍柴书院

【书单】那些隐藏了的“有用”

2018-11-26  本文已影响31人  兔U

如今的人们太功利了,恨不得自己单位时间内做的每件事都能有单位收益,而且是立竿见影的那种,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生命诚然短暂,功利地立世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警惕两种极端:一是借着“无用”之名放弃接触眼前各种暂时的徒劳,然后心安理得地用空出来的时间刷剧、刷微博、聊微信、逛淘宝——说到底这其实还是懒惰作祟。二是以“无用”为由抗拒一切世俗意义上的娱乐放松活动,埋头于各种刻苦——思维单一固化了的刻苦不过无用功,机械式的勤奋有时候只感动了自己。

事实上,任何我们认知的新领域,任何我们能从中学到或体会到的哪怕一点儿正向意义的事物,都理应花出时间去探究,至少那里藏着我们的耐心、坚持与未来有可能会遇见的运用,如果你不接触,就永远不会有意外的欣喜。

1

每次表弟拿着几本练习册跑来问我那些将近不在我能力范围内的数学题时,我总免不了感慨好几声:除每天买买买讨价还价,月底加加减减基本工资五险一金餐补通讯补油补之外,我的生活似乎与数学并无多大联系,以致于心疼起自己当年读书时在数学测验中想白了的那几撮头发。

米卡埃尔·洛奈的《万物皆数:从史前时期到人工智能,跨越千年的数学之旅》则能告诉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看看自己脚下踩着的瓷砖、房间粘贴的壁纸、睡着的床垫被子,想想那些纹样装饰是否遵循了对称、旋转、平移等等几何变换?试一试留意向日葵的花籽、松果和菠萝的鳞片,数数看里面是否藏着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89……)中相邻的两个数字?为什么我们烧烤喝酒摇的色子多是正六面体,而“如果我们同时投掷两枚色子,它们的点数和等于7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等于12的概率”?还有知道么?就连我们迷路了,打开手机GPS系统定位都是运用了三角学的知识!一些人如我之所以会认为数学与生活并无多大联系,往往是因为功利地把数学局限在了数字运算之中。

本书书名《万物皆数》,揭示了数学的普遍性,也意味着猝不及防地我们就会在生活中与数学相遇,而这并不需要太厚重的数学知识。作者在开篇写道,“我们为什么非得成为数学家,或者具有特别出众的‘智慧’,才能学一点数学,才能让代数或者几何的美挑逗我们的心灵呢?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技术细节,就能够理解那些伟大的想法,并且感受到它们带来的震撼。”这正是本书的行文基调,轻松易懂有趣,但也充满惊喜和知识容量。洛奈说,“只要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数学就会在你眼前出现。寻找数学是迷人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2

说到地理学与生活,你可能想到了公司在离家7个地铁站,需要20分钟车程的中央商务区,下个月你打算去北纬49°,东经2°的巴黎;或是是想到了自己穿着短裤衩啃西瓜时,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大雪飘飘。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致力于成为地理学家,这里只是提醒地理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它并非只能是试卷成绩上的可观数字。

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夫妇以及杰尔姆•D•费尔曼的联合著作《地理学与生活》则进一步启发了我们,“知道事物的位置,只是走向了解事物为什么会在那里,以及是哪些事件和过程决定或改变了它们分布的第一步。”与“在哪里”和“怎么样”相比,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是研究地理学与生活相关性的关键。作者还指出,地理学研究的精髓在于从多样性中领会一致性。那么,我们阅读地理学,重要的不是对景观的走马观花,或是埋头硬啃某些专业名词及案例,而是能学习并领会到表层底下逻辑核心的重要性,并在纷繁中独立地总结与归纳出变化的运作原理及发展趋势。而这也正是地理学隐藏了的“有用”。

另外,这本书篇幅相当厚实,是地理学学科总论性的入门,应该说是我们探究地理学与生活相关性的首选。书籍内容循序渐进,并引述了相当多的案例,现在已经出版至全彩插图第11版,添加了很多“地理学各领域新的侧重点或研究成果”。

3

记得我还在高三的时候,学校组织了每周一三五下午五点集体跑1000米。但有好些人都悄悄地留在了课室,当然他们不是偷懒,相反他们利用那点时间做着各种习题。在他们的认识里,跑步在当时备考的紧张中是无用的,是浪费时间的。我不知道这些人最终有没有考取好成绩,我只知道当年我们学校的文理科状元都是当时永远跑在队伍前面,甚至还多跑了1000米的人。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写到,“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跑步也是这样的,它并不会给我们银行卡累增的数字,甚至在有些人眼中还可能挤占了学习、工作等的时间。但我们称一样东西“有用”,并不应该完全以实体收益为上,它也可以是人们在行为中处于动态的有益启发,随时随地随景随事而有所变化,那是灵活的“有用”。

需要指出的是,村上春树并没有枯燥地介绍关于跑步这项运动的适合人群、姿势动作、注意事项等内容,但仅如此将自己跑步时的零星所感写下来,就成了这样一部10万字的随笔——因为主题的非固定,于是更能带来思维的漫无边际,书中的各种想法行色匆匆却也一闪而过地灵气有哲理,不失给读者以一种轻阅读的质感。

4

普遍地,人们会倾向认为电影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项知识。所谓观影也往往是观过就算了,停留在那连续的视网膜成像。

事实上,物质点说,观影能观出个门道,也能靠写影评赚钱。这恐怕不会有比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更合适的电影读物了。相对于长篇大论,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由大量的剧照+短评拼凑出来的。然而不可否认这种形式适合浮躁喜欢吃快餐的人们。剧照是电影的定格,我们才知道每一帧可能都内里玄坤,比如景框内的人物与环境所占比例所能反映出来的压抑或安全。另外,剧照也相比文字有更大的记忆冲击力,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容易利用头脑中的图像做索引去写出个所以然的影评。

精神层面就更不用说,一部恰当地直戳某颗心脏的好电影甚至能够引发其生命的海啸。但现实是,有时候我们看不懂,于是才错过了一部电影能够给予我们的深刻。所以啊,任何事物有用与无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有时候你不知道它有用,于是你觉得它无用,这在观影这件事上尤其明显。这么说你可能觉得会有些牵强,但通过看一些电影类书籍确实能对我们以连续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用不同的视角抓取惯常的特别,并发现其中能引发冲突或具推动作用的核点有着不说指导意义吧,起码影响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敏感。那么,如果要看,我会推荐最经典的这一本《认识电影》,译者焦雄屏说,“近二十年来,在任何华人电影人的书架上,总会看到此书的踪影。”

5

普罗大众对音乐的看法和电影趋同,更多认为只是一种娱乐——如果偏要说用处,大概也只是通过学习某首歌,以参加比赛、唱给爱情、在ktv里一唱惊人等等。

对于音乐方面的书籍我看得比较少,这里推荐一本田艺苗的《穿T恤听古典音乐》。作者在书的一开始就指出古典音乐的用处,“尼采说,没有(古典)音乐的人生,是一个错误。爱因斯坦说,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我不确定生命中是否一定要有古典音乐,但当那些交响曲奏响的时候,你心里会升腾起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感,如同仪式,如同洗礼,让你备受鼓舞,暂时忘掉生活中的卑微烦恼。这是其他音乐类型难以给予的,如此它便值得我们为此付出时间与精力,去聆听感知,去借助它开拓生命的幅度。”

这本书在内容上应当说是比较完整的,从开篇“古典音乐从何听起”,引导人们其实可以在端正严谨的礼仪中跳脱出来,随性地穿着;不一定要按足了一些音乐鉴赏书籍所介绍的聆听进程,而可以“从最吸引你的乐曲开始,或者按照个人兴趣和音乐的可听性来”等等,中间部分则是分章对一些经典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阉伶歌手、德彪西、拉威尔等人的音乐特征及其生平故事,在尾声作者则是给出了自己对于“实现音乐梦想”和“制作天才”这两个大众最常讨论的主题的看法。

整本书的文字一如流淌的音乐,与枯燥刻板完全不沾边,其间还夹杂引述了多部与音乐相关的电影剧情,兼顾了音乐的信息量和表达的通俗性。至少,我们不会再在音乐会上因为实在无聊而袭来睡意,不会因强行记住专业性的评论但又一知半解导致话出荒唐,毕竟我们能够通过阅读这样的一本书而知道了古典音乐的大体框架特点,听得懂的只靠联想和回忆就占据了犯困的空子;毕竟这本书几乎没有专业术语,都是像对话般说故事似的介绍,记忆点的通俗允许了人们不必勉强踮脚,依然能说出几些道道来。就这两点而言,想接触古典音乐但又不是专致力于音乐专业的读者来说,无疑是足够有用了。


我不否认,如果事事都强迫症似地要找出其中隐藏着的“有用”,生活未免太累,有时候我们就想做些不具意义和结果的事,我们就想头脑放空悠闲晃脚。但我想说的是,积极探索并发现生活中的“有用”,才能够给予自己选择的权利。“我知道A是有用的,但此刻我只想做B这件事”,与“我不知道A是有用的,此刻我只做了B这件事”,前者是清晰实际下的独立,后者却是狭隘眼光下的被动,两者从性质上就不一样了。于是,打开自己的敏感,多了解与接触世间里那些隐藏着的“无用”,便是让自己选择了涂上哪一种颜色过这一生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