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文字的力量
前些日子,一位好友霞妃告诉我,她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不为盈利,只是想写写文章,有人阅读,但是她的很多朋友都泼冷水说没有利益就没有意义。我给她点了一亿个赞表示支持,但也不禁感慨,在这样一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做事功利的人到处都是,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愿意安静下来用心写一篇文章、认真阅读文字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母亲为我培养了一个好的习惯,我到现在还很感激她,让我不用为了公关稿和传播文案而便秘忧伤,那就是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天写一篇日记。那时字还认不全,还有很多用拼音代替,无非就写些吃了什么好吃的、和谁玩了、上学学什么了、有什么趣事了。就这样一直坚持到高中,文字也在悄然声息的发生了变化,从无事可写到洋洋洒洒,从流水账记事到借景抒情、思考感悟等,初高中的作文也经常被当作范文。我渐渐的喜爱了写作,有了较好的语感,也愿意多观察留意身边的事务并记录下来。
高中后,文字的战场变转移到了网络。那时,最流行的还是QQ空间,大家经常互相留言,用各种符号组成脚丫的形状写道“欢迎踩踩我的空间”,也装扮着自己的板块,更新着日志并有少量转发。后来在大学中,人人网(最初还是校内网)便风靡校园,我们用着非智能手机刷着比蜗牛还慢的2G网页,看看有没有人给你的新文章点赞留言,谁要是大学上课时没刷过人人好像都有点缺少青春。再后来,微博兴起,我们渐渐转移到那140字的田地,不用长篇大论而是一句话概括,好像显得很酷,原本写了删删了写的心声最后变成了“宝宝有情绪,但宝宝不说”然后配张大脸图。直到现在,我们用起了微信,把之前的几种社交媒体都打入冷宫,有的偶尔想起便去临幸一番再抛脑后,有的可能再也不去登录了。
也许,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每个人都心浮气躁,也喜欢简洁便利的信息,能用图说明绝对不写字,能三言两语表达绝不想写文章。前些天,我在QQ空间上更新了一篇文章,许久不见的同学钢钢给我留言“这是你自己写的?”我说是,他回“现在很少有人自己写东西了!”而像霞妃这样运营着个人公众号的热衷写作的青年们也不占少数,然而很用心的努力却少有人支持,两个月来,她的文章阅读量还只是平均几十,很少突破三位数。起初个人好友圈人数有限,而她即使把自己公众号的文章分享出来,能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看到链接又去点击的又少之又少。碎片化的时代,认真写作、用心阅读越来越难了。好在我遇到了简书,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阅读和交流空间,比起微信公众号,我更想在这里尝试,流露自己的所感所悟,遇见喜爱文字的知己,共同找回文字的力量。
最近看的几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30天爱上自己》)都提到了“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回真我”,包括曾子墨、张德芬、古典等人的真实经历,都让我感慨万分。现在的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在稍有闲暇时总觉得内心有一丝空虚。一致认为,精神和心灵的空白,要用文字去补充:读几本好书,和作者的精神对话,找寻自己困惑已久的答案;坚持写作,让自己更具有感受力,将平常的所见所感进行思考和记录,在忙碌与浮躁之中找寻内心的平静和感恩。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字的力量,而我也将在简书重新找回,这股强大而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