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脱贫比脱单更重要
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二十几岁,脱贫比脱单更重要。
1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觉得自己挺普通的,被我妈打击惯了,我妈老是说,农村的不如人家,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不行,我妈就老觉得自己不行,潜移默化间,跟在她后面,言行举止,也会觉得自己不行。现在看到大一拍的照片,发现自己是个多倔强的女孩儿。
2
大学来的时候,想的是好好学习,可是期末考试的成绩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各路神仙、各显神通,打小抄、作弊的现象通通都有,这份靠努力取得的成绩也没有那么神圣了。拼了命考到前10名,才能拿到300元的奖学金,低价值的回报让我没有了那么有耐心。
复杂的舍友、人际关系,也消耗了我的能量。没课就在宿舍里刷剧、追星、睡觉的生活,确实不是我想追求的生活。为了能早点不对父母要钱,我决定去赚外块,就是用自己的时间给别人干活赚取一点点儿劳务费,不上课的时间,我独自一人去兼职,但是好苦啊,干的活儿基本上都是体力活,还挺累的,工作是开心因为可以赚到钱,但是也委屈,心里也孤独,有一个男生出现在你的世界里,跟你聊天、关心你,让我在那个孤勇的世界里有一些些温暖。
后来我恋爱了,他是本科学校的,学校要好一些儿,我以为把他搞定、攀上一段好的关系就是成功,我开始使劲和那个男生聊天、花时间去相互了解对方,我放弃了兼职、放弃了工作。以为攀上一个本科生后辈子就靠他了,也受父母影响,我妈老是说我,你努力了十几年也才上了个专科,在老家,专科和本科有很大不同,专科生会受到歧视,谁家孩子考上了专科,跟抹黑了似的,考上个本科可以举上天,也受这种小时候教育的影响,我以为我找个本科的男朋友,伺候好一个本科的男生,我的结婚对象是个本科生,我这辈子、下半辈子就行了。后来知道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老家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这是天花板,在外面长大、工作,发现了好多父母说的不对的地方,我害怕父母唠叨、害怕受到她的影响,所以我越来越不想待在家里了。那是个牢笼,如果可以,我一生都不想回去,因为那些想法真的太愚蠢了。
事与愿违,我和那个男生分手了,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撕裂,我们都是独立的人、都想摆脱小时候家里的影响,这个时间好长,我们知道天天粘在一起已经不行了,那是幻想,尝试着分开,经过好多次的分裂、也害怕过、也撕扯过,最后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都回归了自我。他要他的自由,我要我的独立。
3
现在,我是一个人,我也明白了,不以物质为基础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那个时候的我,找对象只是复制了父母那一辈的生存手段,找一个比自己强一点儿的男人,做个乖巧听话的内妾,再给人家生个孩子,最好是男孩,就可以得到婆家的喜欢、在婆家有地位、有饭吃。现在想想挺可笑的,或许这种手段是那时候最好的,没书读、出不了村子。所以这种事情不能竖着看,要横着看,把历史轴拉过来,70年代最好的生存方式是找个好男人、嫁个好婆家。2020年代最好的生存方式是让自己多读点书儿、脑子变得灵活儿点儿,修炼自己变得值钱。加油!
好好利用时间,多学点儿东西,奔赴在自己的热爱里,多存点儿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