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灵魂体
《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将自己的性格分开投放到两个主要人物——凯瑟琳和希刺克利夫——身上。
凯瑟琳是艾米莉本人,她们一样任性而又充满激情。
同时,希刺克利夫身上承载着艾米莉的全部梦想,她将自己的激愤、受挫的情欲、无望的爱与妒忌、对人类的憎恨和蔑视,以及她的残酷和虐待欲,全部赋予这个人物。
艾米莉正是以一种希刺克利夫的男性之爱来爱着凯瑟琳的,那是一种源于动物本能般的原始、纯粹的爱。
当她化身希刺克利夫对凯瑟琳疯狂虐待时,她一定浑身颤栗,深感解脱,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她既自卑又抑郁,总是认为自己在人们面前受到了羞辱。
此外,当她化身凯瑟琳时,又再次分裂成一个双重角色,一方面始终瞧不起希刺克利夫,一方面又打心底爱着他。
这样的矛盾和纠结会很奇怪和荒诞吗?
一点也不。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统一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居住着不止一个人,这些人还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一个以《呼啸山庄》这样的小说作为处女作的作家,她把自己当作小说主人公并不意外。这样的作品只是表现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梦想。
在独自散步的时刻,抑或是彻夜不眠的时刻。他把自己想象成圣人或者罪人、伟大的情人或者奸邪的政客、勇猛的将领或者残酷的凶手。
正由于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中总有许多荒诞的东西,多数作家的处女作中也就会有许多无稽之谈。而《呼啸山庄》就是这样一种自白。
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是这样形容《呼啸山庄》的:
“这并非是拿来供人讨论的书,而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发现小说中的错处很容易,但它有只有极少几个小说家才能给予读者的那种东西——力量。”
毛姆不认为还有哪部小说能像《呼啸山庄》这样,将爱情的痛苦、迷恋和残酷如此执着地纠缠在一起,并通过这般惊人的力量描绘出来。
就犹如梵高晚年的画,线条在风中扭曲,天空沉沉地压下来,一种遒劲强烈的感情向上升腾。压抑到了极端的爆发,狂风暴雨式的毁灭,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你甚至可以在安静的夜晚听到风声。
读《呼啸山庄》,读艾米莉,就犹如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激情。
最后,用陈奕迅在《无人之境》中的歌词作为今天共读的结束:
惊天动地只可惜天地亦无情。
读一本好书,常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当每有会意,最欣然自得。
那思想不因时空的阻隔而达到共鸣的喜悦,能够从书里发现自己的思想所在,每次读完一本书,都感受到对自我的超越,这种感觉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的。
可以说读书最能给予人思想上超越,给予人精神上自由,赋予人心灵上充裕。
最后的最后,用《西方正典》中的一段话作为这次共读的结尾:
“阅读经典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