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鱼丸教学手记
最近墨子鱼丸开办已一年了,期间接触了好几百位家长朋友,也同其中一些有过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我有几个感慨。第一个感慨,每位家长都是十分热爱教育的,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无比动容。第二个感慨,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的成长都是有非常多元的诉求的,这令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激情与挑战。第三,市场上各种理念,各种专家的观点和指引让家长朋友们有些许困惑,甚至无所适从,从而引发焦虑。
这里我想以手记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观点,既作为一个工作室的发展见证,也可以反过来记录自己教育理念的演变。
首先请允许我非常主观地以自己的观点来抛砖引玉吧。在市场上流行的观点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即成功的英语启蒙和学习依赖于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反复的变着花样的运用练习,以及使用语言为主体工具的输出活动。
而在何时开始启蒙,如何启蒙,启蒙之后的路径如何,其实大家大多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孩子只有这么一个,成长只有这么一次,似乎机会也就只有那么不多的一段时间留给家长朋友们选择,换句话来说,我们的选择并不多。于是,尽早,尽快,尽速的“三尽原则”理所当然成了不二之选。
这样的选择有几大好处,第一,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在早年间受到刺激,让神经突触大量快速生长,为日后的智力发育打下伏笔。第二,能够让孩子在同龄人中具有语言优势,给孩子强大的优越感产生自信心,从而持续驱动孩子主动地进行外语学习。第三,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理解国外优秀读物影视作品的解读机会,促进多元世界观的形成。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很难被清晰观摩或理解。其一,启蒙的第一课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开始?有人说越早越好,也有人认为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为妙。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定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基础之上的,然而受到样本大小的限制,以及因教育环境,个体差异等诸多变量影响,这些数据的信度并不高。
我的个人理解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早点开始启蒙的第一课,条件不成熟的家庭等孩子大一些条件成熟再开始启蒙也是可以的。只是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特有的认知模式之下,所使用的方法稍有不同,侧重点不大一样而已。譬如两岁的孩子启蒙,多听多陪护,跟母语一样进行日常浸染即可。三岁至四岁,以听触的方式多做游戏多听歌。五岁至六岁,写写画画,通过一定的教材来学习。学龄儿童,就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
其二,有一部分对教育理念相当熟悉,而且非常关注自己孩子认知发展的妈妈们,为自己的孩子量身打造了一条语言学习的服务购买路径。这样的路径规划大致是这样:孩子两岁到三岁在哪家启蒙机构积累词汇,三岁到四岁在哪家工作室完成自然拼读规则,五岁到六岁跟哪个平台的外教锻炼口语表达…
这样的细心与投入的勇气令我望尘莫及,深沉的爱令我充满的感怀,要是每一位妈妈都这样爱着自己的孩子那该多好啊!
从这位妈妈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观摩到一个规律,即她也是在大量学习不同视野,角度的教学理念解读,结合其他家庭在教学的成功经验之后摸索出的适合大多数孩子的一条语言学习之路。所以,家长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加适合自己孩子成长教育的有效资讯。
我十分赞赏这样孜孜不倦为孩子的教育实践持续付出的勇气和毅力,但出于职业习惯,我在反思之后依旧有些担忧过度强化英语这一工具的习得会延迟或弱化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一维度的,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三维度的。在不久的将来,会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人口数量不在少数,而那时只专长于语言而没有其他能力的孩子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只有低纬度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不具备维度切换的高级算法,也是无法驾驭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的。
更让我担心的是,早年间过度的教育开发会损毁孩子内心对三维世界,对时空存在物的好奇。而K12阶段的基础教育之后还有更加专精的高等教育在等待着孩子们。长远考虑,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和趣味比学好语言要更为紧迫。
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那时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孩子自己想学什么,想和什么样的伴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而我们现在担忧不已的问题:孩子们能不能读上大学,已经不再是问题。
其三,孩子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如前文所述,孩子学习的动力会来自于自身所经历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但是动力不等同于动机。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直接驱动孩子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在探索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是最深层的驱动力--动机,这要求我们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接触新事物,然后让他遭遇一定程度的困难,进而让孩子通过观察理解规则进而征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过程和结果中获取满足感。这样才能再体力补充完毕后继续重复这一模式持续探索学习下去。目前我们教育中所提供给孩子们的优越感所带来的并不是最有效和最稳妥的驱动力,我自己就体验过,也观察到过孩子们的一个学习细节:在同龄人中,因请假等原因缺课的孩子在后续的课程中对一个概念或表述存在认知空白时,他自己观察到其他孩子都已经弄明白了,于是自己首先感受到了焦虑,再生出我也要弄明白的念头,随后在教师或同学辅助下自行弄明白了这个概念,那一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是积累下来的真实的动机来源。为了再次获得这种甘之如饴的满足感,孩子就会在这条路上自行发力,此时,家长为他创造的条件才能物尽其用,相比具有优越感来说这种驱动力更加澎湃持久。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操作的具体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形之下,都要避免直接的物质刺激,所有的物质奖励最多只能归因于不迟到等良好行为的规范或者是缘由于单纯的分享活动,否则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会被修改。
教育的过程,缓慢而充满不确定因素,这既是对教职人员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煎熬。在普遍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许多年轻的父母愿意甚至不遗余力地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提供更优的教育资源而拼尽全力。这在概率论上确实有一定道理,资源更优,环境更好,孩子成才的几率就相对更高。但是一直努力践行创新教育的“巴蓝思教育”的邝校长就提出一个很令人啼笑皆非的感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与房价成正比,与家里孩子的数量成反比。作为一位父亲,我也时常有这样的体验,大多数时候,我们为孩子教育所倾注的努力,只是感动了我们自己。我们所作的努力,究竟有意义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