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停机德——宝钗的一生及其判词解读

2022-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城爱夏天

以下文字仅代表编者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留言说明。

上一次我们讲了黛玉的一生,其实红楼儿女的命运都是悲惨的,而且《红楼梦》从修建大观园到元妃省亲之后就开始由盛转衰,不管是经济状况还是人口数量,每次有新生到来之时,都会出现各种各种各样的差错,始终没有一个新的生命到来。

薛宝钗,父亲是薛姨父,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薛家是当时的四大家族“贾、王、史、薛”之一。史紫薇舍人(紫薇舍人,是中书舍人的别称、“紫微舍人”之异写,主要使用于唐宋时期。唐开元初年,中书省曾短暂改称紫微省,原中书舍人亦改称紫微舍人,不久改回旧名,但“紫微舍人”或“紫薇舍人”的称呼则沿用至宋代甚至明代。)薛公的后人。家里非常的富裕,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

宝钗在红楼女儿中不管从颜值还是才华来说,都是拔得头筹的。宝钗从小就识得大体,再加上刻苦识字,一度超过了年长的哥哥,薛蟠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就开始当“混世魔王”了,老大无成。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宝钗的性格非常的善良,而且博学多才,处事精明,不拘小节,时常劝诫宝玉多读书,但每一次都会被宝玉支开。(和你不愿意听爸妈的话一模一样)

我们从书中得知,宝钗一直吃着一种叫“冷香丸”的药,此药的配方较为奇特: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各十二两,并配以同年雨水节气的雨水、白露时节的露、霜降时节的霜、小雪时节的雪各十二钱,加入蜂蜜,白糖调和而成,埋于花树根下,发病之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服之一丸即可。四种来自不同季节的花,四个不同时节的“水”,只要有一种东西在当时没有出现,那有可能就是在等一年重新开始,但老天眷顾宝钗,仅用一年就收集完成了。

后边随母亲进京,薛蟠因为甄英莲的官司,带着二人去了金陵,后因贾母的极力挽留,宝钗和姨妈就以姨娘亲的身份客居在贾府中,后边元妃省亲之后就搬到了大观园里的蘅芜苑中,吃住都和其他的十二钗在一起。

宝钗的才识涉猎的范围异常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医学、诸子百家、佛学等。宝玉在送贾母回家之后跑去看望宝钗,宝钗看见黛玉佩戴的玉,于是摘来看看,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丫鬟插嘴说道,我家姑娘也有金锁,宝玉便要去一看,上面写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从这里可以看出,为后面的宝玉和宝钗在一起埋下了一个伏笔。

宝钗这种姑娘,放在现在社会,无论从做人还是处事方面,都对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大的教育意义。她出色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把大观园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连猜忌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导,使黛玉都不禁对她“心下暗服”。

宝钗的才学绝对在当时可以配得上艳压群芳,和黛玉不分伯仲。有一次众钗夜宴抽花签,宝钗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则抽到芙蓉花签,上有“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显示了钗黛二者命运同悲(杯)。同时此回李纨说黛玉是“不得贵婿反挨打”隐含了黛玉以后命运。下面是宝钗写过的诗词整理。

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倒也新鲜雅致。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蒙着盖头。傧相喝礼,拜了天地。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等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

判词在之前的黛玉一篇中说过了,在此不再赘叙。我们从头分析一下宝钗,家境优渥,按道理应该是生活阔绰悠闲、没有任何烦恼的贵族小姐,然而,却是一个衣着朴实、不讲究富贵闲妆的女子,她不喜欢铺张浪费,也从不在衣服上熏香。出身富贵,却并不沉迷于富贵,使她散发出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反观现在的社会,浮躁不说,为了追名逐利,忘记道义,数典忘祖,背信弃义,生,干干净净,走,体体面面是最好的,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线。好好读一下《红楼梦》随着年岁的增长,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以下内容引用周锡山曾在其《红楼梦的人生智慧》中对宝钗的评价:

其一,如果你是一个周旋于是非旋涡边缘的官场或职场中人,当你困扰于周边人际关系的复杂的时候,宝钗的待人接物便可以启发你。让你懂得礼节和分寸,懂得如何跟各色人等和平共处。只是如果有朝一日,你已经将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请不要丢掉心中的正义,更不要出卖它,将其作为晋身的本钱。否则,你将沦为宝钗抨击的对象!

其二,如果你是一个跋涉于书山笔丛的求学者,或者一个行进于文化朝圣之路的求知者,当你面对学海无涯的浩瀚而望洋兴叹的时候,宝钗的博学多知亦可以帮助你。细细品鉴宝钗的诗论、画论,再悉心体察宝钗在宗教哲学、色彩美学、植物鉴赏等方面的广博造诣,其中的乐趣都足以激起你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只是请记住,知识是用来获得智慧的手段,却不是智慧本身。因此,即便是满腹经纶之人,也应该像宝钗那样学以致用,读活书,活读书,“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切不可死记硬背,死守教条,成为“拘拘然一迂女(男)夫子”。

其三,如果你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者,当你在如群山般压来的艰难困苦面前,犹豫、退缩,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的时候,宝钗的坚强镇定正可以鼓舞你。所谓“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所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只有把名利得失看淡,方可以大无畏的勇气去迎接一轮又一轮的“半天风雨”。只是当你走出了内心的阴霾,摆脱了人生的困境以后,且不要洋洋得意,且不要将奢侈和铺张当作对昔日贫寒的补偿。因为“淡极始知花更艳”,惟有保持朴素的节操,才是真正的雍容华贵!

其四,如果你是一个立志做一番事业的改革家,当你面对手下几十、几百号员工,乃至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时候,宝钗的“无为之治”也可以启示你。让你懂得如果利用经济利益的杠杆去调属下自我奋进、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宝钗的“小惠全大体”也可以提醒你,在推行任何一项改革前,都要考虑到各方的合法权益,做好利益平衡,以免苦乐不均,徒增阻力与内耗。只是你要记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大家共同幸福,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这不仅仅需要心计世故的小精明,更需要科学文化的大智慧,恰如宝钗所言:“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其五,如果你是一个掌握着亿万人民生杀予夺之大权的高官显贵,当你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充分玩味着权力的快感,内心中却又生出那么一丝“高处不胜寒”、“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凉意时,宝钗的骂世之言还可以警策你,让你醒悟身居高位者的义务与责任,趁着权力在手,顺应历史潮流,多为人民做好事,多为社会的进步添助力。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思索者,当你满怀激情踏入社会,却被无处不在的阴沉与晦暗而窒息得无以言说的时候,宝钗的淡泊出世更可以指引你,让你明白人的一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眼前的鸡争鹅斗不过是庄子笔下蜗牛角上的“触蛮之战”。惟有“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豁达旷朗,以及“怜愍众生”且敢于“借蟹讥权贵”的法爱精神,才是超越时空的高贵品格!只是宝钗所彻悟的“冷”与“空”,绝不是消极躲避的顽空,而是在明了一切之后,仍敢于积极面对生活的大智慧、大勇气。正所谓以“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那背后乃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内心!

总而言之,不同年龄阅历,不同地位处境的读者,只要有心,都不难从宝钗形象这里寻觅到一份心灵的慰藉或思想的营养。如果我们这些后世读者在与两百多年前的这位古代女子进行过一翻精神对晤以后,能够做到少一份贪婪欲,多一份警拔心,减一份固执念,添一份慈悲意,那么,作者的苦心就不算白费,其笔下的蘅芜君也自然会显现出其隽永的魅力。恰如《红楼梦》中通灵宝玉与宝钗金锁上的“八字吉谶”所预示的那样,薛宝钗这一曹雪芹笔下“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虽不能在物欲横流的红尘浮世中容颜常驻而“仙寿恒昌”,但凭借着一代代读者诸公的“高情巨眼”,她却定然能在浩气荡然的艺术天地里风骨长存且“芳龄永继”!

《红楼梦》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年轻人学习宝钗、王夫人等人的处事不慌,临危不乱的胆识,学习黛玉的才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气节,学习刘姥姥的说话技巧等等。《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为人处世的经典教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