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小岛《人生感悟ABC》散文

由入伏说开去

2021-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付强_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上面的几句诗,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描述的是三伏天的情境。

今天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二,入伏。今年的伏天共40天,8月19日出伏。

三伏指头伏、中伏和末伏。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日子。

入伏,也就是说进入三伏天了。“伏”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也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但这样的天气,却是植物生长最为茂盛的时候,阳光下的叶片葱绿如翠闪烁着光亮,尤其是大叶芭蕉,在小区的一角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想起那雨打芭蕉的美好意境,就顿生丝丝清凉。

酷热的伏天,最具代表的夏花当属荷花了。荷高洁、婉约、优雅、安静,富于禅意,它明媚不娇,濯自纯洁,在伏天的烦热时,带给人独立不倚,洁净儒雅,美而不妖,如清风般柔中带刚的女子,不与群芳争艳,安静地绽放在湖塘一隅。

荷有纯洁的灵魂,带着微微禅意,散着柔美的佛光;嫣然浅颦,不发一语,已是众生倾慕的姿容。凝神相望,蓦然所思,原来世间寂寞,亦可如此美好端然的模样!清高是荷的品质,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池莲叶无穷碧,荷挺水面散异香,娇而不媚气场在,装扮夏天更时尚。当夏风掠过水面带来丝丝凉意,入眸荷花景润心田,这就是夏日的美,由荷花的深情点缀。荷,是当之无愧的夏之花王。

入伏之后,最喜最爱的一抺清凉,就是西瓜了。当西瓜被肆意地搬上了各家各户的餐桌,它最本真的味道,在茶余饭后便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消暑降温的必需品。

每天,在农贸市场或楼下的超市拎回一个西瓜,已成为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惯例。挑西瓜,选西瓜,装作老炼的模样拍拍敲敲,看看瓜蒂和色泽光感,其实,买回家的都不会是坏瓜,只不过瓜的甜度和沙瓤每次总有差异而已。

吃瓜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忆起故乡。忆起小时候到瓜田里偷瓜,躲开瓜棚,和小伙伴们悄悄爬在瓜地里,摸黑吃个贼饱;还会忆起在荷花塘里洗澡,顺手摘个莲蓬偷一节新藕,却被荷杆的小刺扎得胳膊腿上都是黑点点......

伏天里,荷和西瓜这两样,点缀在生活里,总是绕不开的主题。

当然,伴随着伏天的炎热,还有冰激凌、绿豆汤、夹板拖、超短裙、吊带、T恤......而在记忆深处时时浮现的,依稀是树荫下的蒲扇、凉竹床边夏虫的呢喃、忽明忽灭的萤火虫、白天知了的聒噪和夏夜稻田的蛙鸣......小时候于夏日里的风情万种,总是梦魂萦绕。

岁月无痕,年岁渐长,慢慢地学会保养身体了。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人的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是苦瓜、丝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这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伏天吃三样、喝三样”,吃丝瓜、吃苦瓜、吃老鸭;喝冬瓜海带汤、喝荷听绿豆粥、喝羊肉汤。伏天里常吃常喝这些东西,对身体有好处。

还要注意的就是少运动。“伏”,暑气潜伏于地,宜伏不宜动。但伏也是福,只有经过了三伏天的酷热,才能收获秋天的静美。入伏的节奏里,早已有了秋的信息。

一般说来,“热在三伏,三伏在秋”,意思是在末伏里立秋。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却在二伏里。今天才入伏,就盼立秋了。

朝霞扑面汗自来,落日随风暑不还。入伏第一天,大地是火热的,天空是炽热的,连风也是灼热的。在炎炎的夏日,最向往的莫过于能躲在避暑的山庄,欣赏眠前那片怡人的景色,尽情享受徐徐清风的伺候;在酷热难耐的伏天,最期盼的那就是能钻进清凉的空调房里,吹着凉风,目睹窗外来去匆匆的背影和炎热无比的场景,悠然陶醉在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和爽快。入伏,是品味夏天的一种乐趣,更是期待秋收的一份心愿。

采桑子·月下纳凉

花前月下静纳凉,凝眸远望。星汉闪亮,流光溢彩我胸膛。

天籁之音绵悠扬,蝉鸣鸟唱。似诉衷肠。祝君酷暑人安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