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芝的生长,思考“野生”或“人工栽培”好?
如果你明白,与其去山里采不知名的野菜,不如去有机商店买“专业农家用有机方式栽种的特定品种的青菜”,那么在面对灵芝到底是“野生好”还是“人工栽培好”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好困惑了!
不管是野生或人工栽培,“长出一朵灵芝”的定律是不变的,所以还是先来看一朵灵芝是怎么长成的,再来讨论到底是“野生”还是“人工栽培”比较有利于灵芝的生长。
灵芝的生长过程
(1) 孢子发芽
如果把灵芝比喻为人,那么孢子就像精子或卵子,只是它的性别比人类复杂,有4种。
当灵芝发育成熟时,孢子从子实体底部向外弹射,只有极少数能飘落在合适的树种,并长出有如丝状物的“芽”,此即所谓的“初级菌丝”。
在光学显微镜底下拍的,灵芝孢子发芽、长出初级菌丝约48小时的模样。(图片提供/许瑞祥)(2) 长菌丝
孢子发芽时,旁边如果刚好有另外3种不同性别,且属于同一菌种的初级菌丝,四者就能相互交配形成“次级菌丝”,并进一步从木材中汲取养分,长出更多白色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体”。
灵芝的菌丝体就像培养皿里白色一丝丝的东西,此为灵芝菌种在实验室培养21天的结果。不过这样的生长条件只会长出菌丝,无法形成子实体。(图片提供/许瑞祥)(3) 长出子实体
到此为止都是台面下作业,等到菌丝体累积足够的能量不再生长了,才会“出芝”,亦即从木头上冒出乳白色的“子实体原基”,逐渐延伸出菌柄,再展开菌盖,慢慢长成一朵灵芝的模样。
菌盖最外缘有一圈乳白色的部分,此为灵芝的生长区。当它消失时,菌盖就会停止向外扩展,但子实体仍会继续增重、增厚直至成熟,此时在菌盖里孕育多时的孢子们,也已经蓄势待发。
上图为人工原木栽培的灵芝(原木埋在地下)从出芝、展开菌盖、进入成熟期的过程。(图片提供/李晔)(4) 释放孢子
当灵芝成熟时,孢子会从子实体底部向外弹射,重复“发芽→初级菌丝→交配→菌丝体→子实体”等过程,为长出下一朵灵芝而努力。
图中布满在子实体和地上那层厚厚的褐色的粉,就是灵芝孢子。(摄影/吴亭瑶)“野生” 与“人工栽培”的思考
在野生环境下,整个灵芝的生长过程最长需要半年。想要顺利走完全程,除了最困难的“交配成功”,更需要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养分等各种后天条件配合,否则灵芝可能就长不出来或长不好。
好不容易长成一朵灵芝,还得请老天保佑它们别受虫害和其他微生物侵袭,更要赶在孢子释放前采收,才能保住灵芝的利用价值。
问题是去哪里找那么多成熟饱满的野生灵芝?哪有那么多人力可以老跑山上找灵芝、采灵芝?
反观人工栽培的灵芝,从品种筛选到生长条件,都受到严格的管控和保护,不论从质量控制或量产需求来看,都是野生灵芝无法比拟的。
有些人会误以为“在深山里吸收日月精华”是野生灵芝的优势,但真实的剧情却是“任凭风吹、日晒、雨淋、虫蛀”,这也是为什么一朵好的灵芝在古代如此珍贵的缘故。
然而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已经发展出可以掌握灵芝品质和产品的人工栽培技术,这时还要走回头路吗?
如果你明白,与其去山里采不知名的野菜,还不如去有机商店买“专业农家用有机方式栽种的特定品种的青菜”,那么灵芝是野生好或人工栽培好,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资料/吴亭瑶著, 《灵芝,妙不可言》,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关于作者/吴亭瑶】
现居台北市。自1999年开始报道灵芝的第一手消息持续至今。现为台湾《灵芝新闻网》记者、《健康灵芝》杂志特约编辑,著有《灵芝,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