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0字每天写1000字

花木成畦手自栽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铅笔芒种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首题壁诗。

湖阴先生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隐居回乡的朋友,

二人常有来往,

王安石的诗中有数首都提到了杨先生。

有一首《示德逢》评价过老友,

“先生贫敝古人风,

缅想柴桑在眼中。”

湖阴先生是位陶渊明似的隐士,

不慕权势名利,

自甘淡泊。

陶渊明的住处是这样的: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湖阴先生的住处又是怎生模样呢?

茅舍院落长日打扫,

干干净净地,

连青苔也没有。

花木丰满茂盛,

一垄一垄,

一块一块,

整整齐齐,

都是主人自己亲手所载。

小院之外,

一条清亮的小溪在碧绿无边的农田里来回缠绕,

尽责地看护着农田。

两座青山苍翠欲滴,

好像就要推开院门了,

是为把浓稠的青色送进来一些。

这样的住所,

正合于湖阴先生的品格。

唯是湖阴先生这种隐者,

才会把房子住成这般自己喜欢的模样。

青山脚,

农田边,

离群索居,

旁人或嫌寂寞清冷不方便,

于隐者而言,

这一种偏僻远人迹的所在,

正可得清幽自在。

人所弃之,

我所取之。

隐士之乐自别于一般人之乐。

淡泊寡欲,

不逐荣利,

湖阴先生便得许多“闲”,

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

照料陋室,

清扫茅檐庭院;

喜欢花木,

翻地,载种,浇灌,施肥,修剪,

亲身劳作,

年月长了,

花木成垄成畦,风姿招展,颇有气象。

卜居这里,

深契隐者的心意。

小院里面风光可人,

院外也舒心畅怀。

曲水绿田,

禾木茁壮勃郁,

小民的衣食生计都有了着落,

凭谁见了,

也为民欢喜。

抬眼,

门外的青山隔着院墙早殷勤地把满怀的绿意捧了过来,

一山草木的清新,

眨眼就包围了自己。

不认识湖阴先生的人,

单只见到他的居所,

大约也能揣摩一二分先生性情了。

至于王荆公,

虽然久报济世情怀且百折不挠,

但内里亦有与湖阴先生相近的一面,

若不然,

怎能察觉湖阴先生住所的美呢?

荆公志向本不在诗,

随手挥之,

亦多见佳作。

即如本诗,

妙用拟人手法,

将湖阴先生家山环水绕、花木扶疏之状摹画得生动有趣,

水有情,

山有意,

山水可亲可昵,

全无一般避世山水的清冷空寂。

且还巧妙用典。

“护田”、“排闼”几近乎家常语,

实都出于《汉书》。

护田,

典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梨,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排闼,

典出《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

用典自然无迹,

诗律精严,

可见荆公知识渊博且手法高明,

或者,

也与政治家的兴味有关吧。

王安石是个有胸怀的人,

两度罢相,

政治理想终未实现,

退守乡居,

还能淡然处之,

否则,

如《题湖阴先生壁》这样的诗,

后人又哪里能够读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