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如何爱我的孩子
如果你问一位妈妈“你爱你的孩子吗?”,她肯定会用非常鄙夷的眼神看着你,并且回答“废话!我的孩子,我不爱,谁爱?”那么,你是如何爱的呢?
我的老家在农村,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当然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挣钱了,我们被迫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们一年只能见他们两三次,我们很想念爸爸妈妈,但是我们见不到他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感觉不到他们的关怀,我们还必须要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你去问那些离家的父母,你问他们,爱他们的孩子吗?他们一定会坚定的回答你,“爱”!我相信他们是爱的,在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他们通过满足物质需求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把最好的给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爱,可是物质毕竟是冷冰冰的,温暖不了孩子孤单的心。他们在心里默默的爱,是他们的孩子感觉不到的,等这些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不懂如何表达爱,因为他们不知道父母的爱是怎样的。
我的侄女8岁了,期中考试没考好,数学89,语文83。恰逢我哥过生日,家里来了很多人。吃饭期间,侄女很懂事的端起饮料给我哥敬酒,祝他生日快乐,我哥却不懂事地说了一句,“你这次是怎么考的呢,以后仔细点,今天人多我就不说你”等等之类的话。我明显看出了侄女的尴尬,于是帮着说了一句“你这样说比说她还恼火”,大伙儿都笑了。侄女虽然转身就融入到几个孩子中间玩耍,把刚才的事抛在了脑后,但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定会留存在她的心里,她会感觉爸爸更看重成绩,而不是真的爱她。我哥只是初中毕业,现在在工地上班,他现在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因为作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是出路。如果当初他能多读点书,也就不至于现在在工地上风吹雨晒的,每个月是按天算拿工资,少去一天就没有钱。所以,他想让侄女多读点书,以后至少能拿五险一金,不用这么辛苦的挣钱。像他这样连每日疲于打拼,哪里有时间来思考如何爱?什么是爱?当然,可能他也不会去思考,因为在他心里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以为,爱就是尽可能的满足她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但是真正的爱,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永远记得一句名言并且一直激励着我,就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不想让他们吃苦,可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从小该吃的苦就得吃,该具有的能力应该有。比如自理能力,从小自己的衣服,袜子,小内裤可以自己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洗洗碗,拖拖地,做做饭。孩子总有一天是要长大的,总有一天是要进入社会的,我们如果总是“保护”着他们,不让他们做事,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我有一个亲戚,从小就溺爱他的儿子,家务一切包完,孩子只需要吃饭,睡觉,玩,学习成绩好与坏也不在乎。大概在他儿子读初中的时候了,袜子内裤还是他父母给他洗。再到后来年龄越来越大,要考虑工作的事情了,他父母又给他想办法,把他弄到部队里去当兵,退伍后就到政府部门当一个临时工。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包办,还自认为自己很厉害,看不起自己的其他亲戚,对别人爱理不理的,不懂事,没礼貌,最重要的是,没有责任心。后来结婚生子了,生了孩子后,孩子的奶粉钱,尿不湿钱,学费全是他父母在管,他每个月拿到手的3千多块钱,自己零用都不够。现在一家人的开支全集中在这个60多岁的老父亲身上,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知晓了。
爱孩子,应该是能让孩子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当他进入社会的时候,被认为是“废人”,或者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照顾。但是现在的父母,溺爱孩子的越来越多,我甚至有听说,到了初中都不会自己擦屁股的孩子,父母还要给钱给同学,让同学们给他擦屁股,真是闻所未闻啊。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创立一个看似很美好的小环境,但是那不是真实的,是我们主观构建的。当有一天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会有各种不适应,也许会质疑父母,为什么没有早点告知,社会的真实样子。也或者到头来,让孩子形成依赖父母的习惯,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这样的人如何期待他能孝敬父母,他能撑起一个家。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大风大浪,也是不堪一击的。当有一天大环境的变化,突然没有了那个起保护作用的大棚的时候,恐怕不仅打蔫的是花朵,还有那种花人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