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花气袭人知昼暖

2022-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好月未圆

“花气袭人知昼暖”,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在《红楼梦》中,宝玉借鉴这句诗给自己的大丫鬟取名为“袭人”,这是一个很美的名字,但却人不如名。

袭人是宝玉的大丫鬟,她低眉顺眼,性情温和,话语轻柔,心中只有主子。“服侍贾母时,心中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时,心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表面上看,袭人一心为主,毫无私心,对待主人恪尽职守,但仔细看完《红楼梦》才发现,原来温柔和顺的袭人才是最有心机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这四句诗描述了袭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日后的命运。“枉自”和“空云”说明袭人的温柔和顺,蕙质兰心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并不是她的本质。

《红楼梦》第六回中袭人与宝玉偷试云雨情,从那以后,袭人便默认自己是宝玉的姨娘,她处处留心宝玉,宝玉只要离开怡红院一小会儿,她就要满园子的找,每天不是在找宝玉,就是在找宝玉的路上。

为了巩固自己准姨娘的身份,她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异己,第一个被她针对的就是风流灵巧,伶牙俐齿的晴雯,两人面和心不和,甚至公开争风吃醋。在第三十一回中,晴雯直截了当点明袭人与宝玉不清不楚的关系,袭人为此羞愧难当。

她瞅准机会,在宝玉挨打以后,偷偷向王夫人旁敲侧击,说宝玉渐渐大了,身边的人不能太多,王夫人因此更加器重她,默认了她的准姨娘身份,并悄悄给她上调了月钱。

袭人虽然没有直接向王夫人说出晴雯的名字,但在晴雯被撵出贾府之后,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袭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悲伤,甚至还在沾沾自喜。

晴雯病故后,宝玉说“院子里的白海棠死了大半,果然应在了她身上”。袭人恼羞成怒,对宝玉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由此可见,她对晴雯全无半点感情。

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又来到怡红院,将芳官,四儿等丫鬟撵了出去,王夫人平时吃斋念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她竟然准确说出了丫鬟们平时与宝玉开玩笑时说的话。深居简出的王夫人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还是袭人告的密。

至此,袭人基本排除了所有对她有潜在威胁的人,只留下麝月,秋纹等心腹。

她对待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晴雯等人可以说是丝毫不念及旧情,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袭人的上位之路还没有走完。

随着年龄渐长,宝玉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无论是贾母还是凤姐,都中意林黛玉,贾母甚至给宝黛指明了婚约,但是这时,袭人又出来捣乱了。

她认为黛玉尖酸刻薄,且从不劝宝玉考取功名,不会是一个称职的妻子。于是便趁宝玉外出之际,又偷偷给王夫人提建议,让她进宫,请求元春赐婚,元春是看好宝钗的,便给宝玉和宝钗赐了婚,由此便合了袭人和王夫人的意。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薛宝钗根本就容不下她,在贾府日薄西山之际,借故将她撵走了。

后来贾府被抄家,宝玉锒铛入狱,袭人也嫁给了蒋玉涵,在宝玉坐牢之际,袭人始终没有去看过他一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熙凤的丫鬟小红一直守在其身边,直至凤姐去世。

对于袭人来说,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为了自保弃旧日主人于不顾。

很多人都说,像袭人这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却最好。我想袭人的结局在蒋玉涵所作的酒令中就可以窥见一二了。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蒋玉涵是一个优伶,袭人最终的结局大概也是跟着丈夫在街头卖唱,夫唱妇随了,终究也是违背了她争荣夸耀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