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荐书I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寂寞是一种负面情绪,而孤独是一种状态。”
这是我对《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最深印象,这本书,其实是在年初的时候读完的,读完之后,便一直搁置在书架里,昨晚偶然翻看了看书架上已读完的书本,再次浏览了一番,对于本书的感觉却不曾相同,书本里跳跃又随意的文字,可见作者生活的态度。
《我敢 在你怀里孤独》这是台湾著名艺人,刘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书本以刘若英自白、与八位朋友的对白方式,就独处与相处的方式进行探讨。
关于自处,刘若英是这么写道的:不管你是享受独处,还是被迫独处,都不能去失去拥抱独处的能力!因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语及其重要,毕竟,由他人拼凑起来的不会是同一个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孤独感的与生俱来,自生自灭,非他人所致,这不意味着痛苦,是一种跟自己相处的状态。
叔本华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独处不该是一种哲学,它就是一种生活样态,不需要从众,可以自我。
而关于相处,而她是如此写道:保留、或不保留的付出,在此时停留、或出走。选择权都操之在我。即便我现在决定为了你,学着适应相处,那也是我的选择。相处不是独处的相反。相处是独处的一部分。
在各种关系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适应别人的空间。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的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出来的位置。
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的最高境界,即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而言,就是暂时的沉默,这是两人相处相互信任的极致表现、最高境界。
我越来越相信独处所带来的力量,我想我也是及其拥有独处能力的一个人,两个人在一起之后,我依旧保持着独处的时间,不管是晚上还是早上,总会有那么一会儿的时间是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可以选择做内心最喜欢的事情,我始终认为,生命里有了独处能力的时候,才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各种变故。
或许我便是与生俱来的拥有独处的状态。在很小,只有模模糊糊记忆的时候,在姐姐们离家住校上学开始,我便有过寂寞孤独的状态。但是很快,那种锥心的孤独,便会被我以寻找另一种事物来填满。之后,便是逐渐的在孤独与独处之中找平衡,直至后来与家人们分分合合的状态便逐渐形成了常态。
随着阅读渗入的增多,独自思考能力的提高,于是渐渐悟出了一些关于所谓人生的道理,直至如今,独处近乎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而且是一个很享受的习惯。
不久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总是说自己在家里的时候,没有人陪伴是很无聊的状态。我不明白,无聊应该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不应该是与他人有关的事,我说,你完全可以去尝试找趣的方式来摆脱的啊,但是朋友是一个近乎总是围绕着家庭生活的人,似乎孩子家人便是她的乐趣。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娱自乐的能力,你在,我开心。你走,我依旧有能力保持开心,途中切换状态的时间需要足够短。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一时的享受孤独,也可以在两个人时大声说笑,然后各自独立的生活。
从离开家上学,到工作开始,我便是一直在独处里找着乐趣,不管乐趣是养花、听歌、阅读、手工还是睡觉等等,我总是能折腾出关于自在快活的方式。
其实独处的时候,也可以一个人整理房间,或化好妆容,然后面带笑容走出门去。
我们总是要去面对一个人的状态,因为最后我们只能自己一个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