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九洲芳文•F】
图文/南山刍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80118/f801519f39d6eea4.jpg)
今日在回民街闲逛时,打着小朋友的名义,自己也重温了一场儿时的记忆——皮影戏。此前很多次路过都想进去看一看,只是碍于面子没能成行,正好今日有了借口。
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庙会,尤其村上的小庙每年都不会落下。每逢庙会,小摊小贩便早早地张罗起来,棉花糖、糖葫芦、炒瓜子、擀面皮、凉粉、雪糕、汽水等等,除了这些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外,更令人期待的就是晚上的电影和皮影戏。那时的电影都是白布作为银幕,黑白为主,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皮影戏。
每次大家抢着去看电影的时候,我却端着小板凳坐在戏台前面认真地看皮影戏。从头到尾,我的眼睛始终盯着台上不断舞动的皮影,耳中听着熟悉的秦腔腔调,津津有味,至于唱的内容,我却是一句都没听懂。
如今回想起来,我喜欢皮影戏不喜欢电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时候每次看完电影会害怕,尤其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即使在家门口,都要小跑,生怕电影中的坏人出现在眼前。
秦腔是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于秦国,故称秦腔。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秦腔又名“秦声”、“乱弹”或“梆子腔”。秦腔虽然是以关中方言为基础,但是我依然听不懂,就像我听流行歌曲,没歌词也就听个曲,听不明白内容。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者其它光源(如今都是LED探照灯)照射兽皮或者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人间戏剧。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武帝因爱妃染疾身故,思念心切,神情恍惚,其大臣李少翁便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汉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此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陕西的皮影,基本都是用牛皮制作而成,其中选皮、制皮、画稿、镂刻、敷彩等过程非常复杂,之前看过一些纪录片,老师傅的手艺绝非一日之功,都是日积月累才能练就。
走进搭有小戏台的房间,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皮影,我在得到相关人员的允许后,随手取下一个皮影玩了几下。不一会,整间屋子瞬间黑了下来,只剩白幕后面亮着的那盏白灯,紧接着师傅开口介绍道:“今天表演的是《卖货郎》!”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80118/91185f4a74380684.jpg)
戏刚开场,卖货郎便担个扁担,挑着两筐杂货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他一边走,一边唱,扁担在肩上左一晃右一晃,似乎有些不稳。我以前用扁担挑过水,总觉得还没有我双手各提一桶水方便,不过路途遥远的话,还是用扁担舒服些,毕竟胳膊坚持太久会酸困难忍。
卖货郎来到一户庭院的门前,放下扁担,朝着那户东瞅瞅西瞅瞅,只是大门紧闭,什么也看不见,他甚至绕到围墙边上,蹦一蹦,想看个究竟,依然毫无所获,只好朝着门口大喊:“卖货哩!”
之后,他慢慢走了回去,斜坐在扁担上,点上烟斗,吧嗒吧嗒地吸了起来,一边吸,一边喊,口中时不时冒出团团烟雾。每次的烟喷得都特别及时,足以证明台后师傅娴熟的技艺。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80118/fd831e1f208cafe5.jpg)
他的声音终于引起了庭院中姑娘的兴趣,她磨磨蹭蹭着打开院门走了出来,两人一问一答,相互对唱时,卖货郎的辫子动不动会翘起来,似乎翘得越高,情绪越激动。直到后来,姑娘不知为何匆匆进屋,很用力地将门关上。
卖货郎急得在后面大声呼喊,又在门前转悠了数圈,可惜依然大门紧闭,不见姑娘出来,他只好垂头丧气,收拾扁担离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80118/390bb92daab70f86.jpg)
师傅演得很好,我却不知何意,此时我有些怀念起字幕来,那样最起码在观看时,知晓戏中想要表达什么,而不只是像小时候只欣赏这些“神奇”的动作。
结束之后,外甥女说挺好玩的,就是没听懂唱了什么。我笑着说:“那个卖货郎想要调戏人家姑娘,结果被姑娘察觉,匆匆回家关门了事!”
“你怎么知道?”外甥女有些不相信。
“刚才后面那人说的,我也没听懂……”我实话实说,不过她显然不相信。
外甥女对我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她考试时能把舅舅对她的称呼写成“侄女”一事都怪罪在我头上,说是因为我不关心她才会写错……不过,以后小孩越来越少,姑姑,舅舅,姨……这么多称呼总有几个遇不到,想来也是一种遗憾。
今日重新修改之时,我特意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卖货郎》讲的是古时一对青年男女在父母安排下订了婚约,可是他们却素未谋面,所以男青年才装扮成卖货郎来到女方门前叫卖,以期一睹芳容,之后应该是女方有所察觉,含羞而走。
因为资料不多,所以知晓的并不完全,这却更加证实了字幕的作用,否则只能跟外行一般看个热闹。
如今皮影戏越发地少了,年轻一代甚至根本不知其为何物,毕竟它们没有炫丽的效果,不像大屏影院展示的那般。偶尔,也能看见一些老师傅的坚守,但是年轻人却很少见到。希望这种非物质文化能得以传承下去,这或许也是我想去看的原因,毕竟无人问津之事只会越来越被人遗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80118/29c36068e4971eb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