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乐趣
邻居家叔叔跟爸爸是一个厂子的工人,阿姨没有工作,到处打零工补贴家用。
他们家有三个子女,大哥哥当兵,见面的机会很少;姐姐比我大了几岁,我喜欢像尾巴一样跟在她身后;小哥哥性情有些古怪,不爱搭理人。
阿姨有时候会在门口崩爆米花,是那种老式的工具,有点像葫芦的形状,又有点像炮弹,黑乎乎的。把工具架在一个铁架子上,下面放一个很旧的铁皮桶用来烧煤。
把包谷子放进葫芦工具里,拧紧阀门,煤火烧得旺旺的,然后用手慢慢摇动工具,使里面的包谷子均匀受热。
我们这些小伙伴蹲在阿姨周围,看着阿姨不紧不慢的边拉小风箱边转动葫芦工具,早就等得着急了,不停地问阿姨“好了没有啊”“什么时候可以吃啊”。
有些小伙伴更是从家中端来一碗米,或者黄豆,等着下一锅崩爆米花呢。
就在大家的耐心快被消磨殆尽时,终于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随即一团白烟升起,诱人的香气迅速扑鼻而来。
阿姨在工具的另一端套上一个很大很长的麻袋,然后打开工具的阀门,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全部进入到袋子里了。
阿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毫不客气地每个人伸出小手抓一把,也不阻拦,因为这第一锅是阿姨自己家的包谷子爆的,就是让我们免费吃,然后我们就成了厂区家属院免费的活广告了。
用老式机器崩的爆米花,没什么甜味,纯纯的玉米或者大米、黄豆的味道,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天然的粮食。跟现在超市里卖的奶油爆米花完全不同。
不管走进超市还是影院,总是会被爆米花甜腻腻的奶油味道充斥着鼻孔,闻多了真是很不舒服。
前几天,应孩子的要求,买了一桶爆米花,闻着奶油味,吃着甜,跟小时候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不过,不管什么时候看到爆米花,总是会让我想起我们曾经的邻居阿姨和他们的一家。
邻居姐姐年长我六七岁,我读小学时她读初中,那时的我好羡慕她渊博哦,因为她懂得好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不管是学来的还是从书本上看来的,她总是能给我讲一些我闻所未闻的东西。
还记得她给我讲《神雕侠侣》的内容,让我佩服的很。她是看多少就能给我讲多少,我每天都超期待她的下回分解。
她还给我讲过《飘》。那时候其实不懂得里面的意思,但就喜欢听姐姐讲故事。现在想来,那时候我大概能算得上是她的小迷妹了。
不过,她也挺喜欢我这个小跟班,带着我跳皮筋、骑单车、溜冰,我们还一起去浅滩边的浮桥玩。
可惜的是,后来她读高中,学习紧张,跟我玩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她去市里工作、结婚生子,回来的很少,我们几乎就很不见面了。
等我再回到家乡时,她家早已搬到镇子的另一端了,我们就这样渐行渐远了。
只是,我再次回忆时,邻居姐姐还是以前那个模样,高高的、瘦瘦的,一双黑黑的杏仁眼,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长长的麻花辫。
见到我时,总是带着笑意,而我觉得她眼睛里有光,是智慧的光。
岁月沧桑,在我的生命中,有的人只陪了我短短一程,就走散了;而有的人会陪着我走很长很长的一程;但不管怎样,我都感谢那些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
无论相隔咫尺还是天涯,我内心深处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