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目标,除了自制力,你还要知道这些
无论是谁,都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因此,我们或多或少会给自己制定一些目标:
“我要在三个月内减掉十斤”,“我计划在2020年阅读100本书”,“我希望到明年年底薪资能够翻倍”。
白驹过隙,事与愿违,看着日记本上泛黄的目标宣言,我们一再叹息:
“我的自制力实在是太差了。”
可原因真的这么简单吗?
社会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花费多年时间研究“成就”这一主题,她指出:
“大多数人为失败找错了埋怨的对象。”
本文将通过五个部分,谈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注意的地方。分别为:
1.目标制定的标准;
2.两种思维方式的选择;
3.乐观主义的陷阱;
4.潜意识的力量;
5.成长的信念
01 目标制定的标准
凌凌的闺蜜小琴,近半年瘦了二十多斤,凌凌见到她时,下巴都惊到地上了。
她拽着小琴的胳膊,晃悠来晃悠去,两眼放光地问有什么秘诀。
小琴说:“很简单呀,制定个目标,然后去做。”
“这不等于没说”,凌凌鼓着腮帮子嘟囔着。
“那你的目标是啥呢?”小琴问。
“瘦成一道闪电!”
听到这,你觉得凌凌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答案大概率是不能。
很多人错把欲望和愿景当成了目标,脑海中幻想着自己付出100%努力的样子。
殊不知,真正有利于实现的目标,需要参考两个标准:
一是具体。
具体到每次饭后做1套《美丽芭蕾》的“天鹅颈”,每晚8点慢跑5公里,回来再进行5组平板支撑。
做与不做,界限分明。
让你无法欺骗自己躺在模糊的中间地带,顺着时间的河流等着下一次到来。
二是富有挑战性。
人是习惯偷懒的生物。一件事情如果被要求做到60分,大部分人59分就满足了。
渐渐地,我们越来越安于现状,从59到58,再到50、10,完成的程度越来越低。
对自己也越来越没自信。
倘若一开始就把标准设定为90分呢?
虽说有些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你决定挑战一下。
很快,你就发现自己还是挺有能耐的,即便只有80分,那也比60分强太多了。
你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你决定把重点转向如何继续突破,以维持这种愉悦。
不知不觉,循环往复。
02 两种思维方式的选择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目标的制定标准,那动力从哪里来呢?
你有没有从朋友那里听过:
“为什么有些人做什么事都那么积极,而我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如果你就是这样,那你的思维方式很可能属于具象型,会更多地考虑“是什么”。
你会把洗碗当做用水擦洗盘子,而非做家务。
你会把送女友回家当做从影院走到小区门口,而非保证她的安全。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你把目光专注眼前,关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可行性”。
但也容易因为过于纠结眼前的细节,放弃长远看来更有价值的机会。
对于习惯用“为什么”来思考问题的人,则是另外一种境况。
他们倾向于抽象化思考,习惯将事情与更大的目标或意义联系起来,给自己精神上的激励。
他们更注重长期目标,但也时常因为思考得过多,忽略了目标的“可行性”,行动比较拖拉。
如果你经常纠结自己是谁,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那你就属于“为什么”中的一员。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做事情没有积极性?那就站在“为什么”的角度想一想。
想了很多却难以付诸实践?那就站在“是什么”的角度考虑考虑。
这两种思维方式相辅相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轮番推动着我们前进。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平衡,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最恰当的方式。
03 乐观主义的陷阱
想要做好一件事,除了思维方式,心态也很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学会处理情绪,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一步》中,我提到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
即,我们总是会在潜意识中使我们相信的事情成为现实。
如果你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那想必在众多的成功学鸡汤中,也一定听说过乐观的重要性。
“要想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能成功。”
但毒鸡汤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没告诉你要相信自己“怎么样”才能成功。
如果你相信的是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目标,那你终究要把那些书籍撕个粉碎。
我们乐观的应该是成功的概率,而非成功的难易程度。
突破自己、实现目标的路,没有一条是一帆风顺的。
相信路途艰险的人,会花费相当多的精力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自己能够成功克服障碍上保持乐观。
而相信自己能成功,却对前路坎坷一无所知的人,只会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代价。
04 潜意识的力量
还记得以前跌跌撞撞学走路、一笔一划学认字吗?
现在的你大步流星于街道之中,全神贯注于书海之间,走路认字对你来说,已经完全游离于主观意识之外,被潜意识包办了。
潜意识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极为强大的。
如果你认为实现目标只能依靠自己主观上的努力,那可就亏大发了。
将目标转化为潜意识,能让你事半功倍。
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方式之一是刻意养成习惯,熬过最初的一段,后面坚持起来会容易得多。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环境。
心理学家约翰·巴奇和彼得·戈尔维策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发现,明确选择目标与通过潜意识触发目标,产生的结果竟然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哪怕主观上我们对目标的欲望并不强烈,但在接触一些相关的刺激之后,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目标设置环境触发点。
你想早睡早起,那就加入早睡早起群;你想健身减肥,那就贴些模特达人的海报;你想专注阅读,那就去到图书馆书店之类有浓郁氛围的地方。
当然,这种环境触发也是有局限的。
如果你打从心底里不认可这类目标,那你的潜意识也很难接受它。
05 成长的信念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一些实现目标的注意点,让我们沉下心来,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真的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吗?”
你是否曾对别人说:“我这人就这样,改不了”,“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好改的”。
很多人表面上一直在努力,但其实内心压根不相信自己能成功。
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也就这样了,即便努力下去,除了证明自己真的不行,还能有啥用呢。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
大脑神经具有终生可塑性。
也就是说,能否学成一件事情,重点不在于你究竟有多聪明、能力有多强。
而在于你是否能够客观评估当前的状态,积极吸取更多有助于你学习成长的信息。
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无穷潜力的人,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有限而畏畏缩缩,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坎坷而自暴自弃。
他们会不断地寻求超越,最终找到一份乐于奉献一生的事业,爱上一个愿意相互激励成长的人。
- 终 -
实现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突破成长的过程。
这包括你的思维、心态、认知、方法等各个层面上的迭代升级。
自制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
虽说听起来有些吓人,但事实上,就和通关打游戏一样,非常地有意思。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东西,没得到之前,心里念叨得不行,得到了之后,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目标也是一样。
我们的出发点,根本不是实现目标以后的样子,而是享受那个跌跌撞撞、认真果敢,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无限潜力的自己。
加油!享受属于你的精彩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