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今天怎样做教师》笔记8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戴骁勇
案例11 我不知道如何帮她
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并不是单纯的“开药方”,而是和老师们一起学会思考,学会在翔实的材料基础上思考,学会有逻辑的思考,学会科学的思考。
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有两个明显而巨大的缺点:
一个是‘感性色彩’。就是他们所说的,记住的,往往都是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一些材料,很少进行横向的扩展性的询问,更没有纵向的历史性的追寻。这就使他们的发言往往带有闲聊式的“见闻”性质。
第二个是缺乏逻辑性。只问“怎么办”,不问“为什么”。既然不问为什么,那就不用找理由,不需要找理由的地方也就不需要逻辑。因为所谓逻辑,无非就是提供理由,也就是“找理”。
很多老师的发言都是不讲理的,经不起追问和反驳。一追问,一反驳,他们立刻就愣住了,这说明他们很少体验追问和反驳,说明他们很少在头脑中追问和反驳自己,没有此种思维习惯。
而追问和反驳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由于以上的两个理由,我们发现很多的老师发言十分缺乏研究精神和研究色彩,话语总是浮在实物表面,深入不下去。他们一般都没有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的习惯。
他们灵机一动就想出一招,或是从什么地方学来一招,然后就用在班上,恰好有效果,就以为是科学。
科学根本就不是从自我出发的,科学是从客观对象出发的。
只有我们知道孩子是什么才,我们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当前培训老师的首要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老师们学会思考。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思想方法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