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走马观华人社会(3)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39人
山色归读小助理
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因为是旧地重游,这次在吉隆坡停留不多,也兴趣不高,对华人社区的体验不及在其他城市。
第二天为礼拜日,我们进入附近教堂区,没有宗教信仰的我,如同精神乞丐。
跟西方国家一样,大马最好的建筑是教堂,信众络绎不绝。
人民从来不缺失信仰,不过是不愿接受政DANG推行或QIANG加的某种信仰。
华人的信仰主要是佛教。这次从东马回来住的郑氏集团的中环酒店,在吉隆坡汽车总站,小印度街区。附近有一座庙:三教堂,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的妈祖庙。
短暂的半天时间,周围逛逛。我特意求诊过赖鸿纲医生,平生第一次在国外如此,主要是体验。他温文尔雅,轻言细语,开出处方,其夫人发药,详细交待。“仁术济世”,马六甲赖氏宗祠的贺匾高挂于堂。
跟华人的体验还在离开的那个早上,去印度人开的餐厅,我想将所有硬币处理掉,求助于同桌,并跟这位先生有了简单交谈。他姓梅,是新加坡人,地铁专家,让我受用的是他说看不出我比他大七岁。他装束雅洁,早餐简单,竟顺便跟我买了单。向他道谢时,他说萍水相逢嘛。
“臭鱼烂虾,下饭冤家。”加上中餐在市民堆里品尝正宗诗巫盘面等,并在手机里下了一盘3目半险胜的围棋,这都是自由行的悠闲——在大马才能实现。
吉隆坡的轻轨很短,一二节而已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罗时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