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要他赔个一样的”到“我送给他一个一样的”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金蓉Michelle

中午放学的儿子,一上车就愤怒地诉苦:“妈妈,你告诉老师和他妈妈,……把我的托板贴纸偷去了很多,还给其他人,某某同学看见了告诉我的!我就觉得怎么贴纸越来越少呢!其他同学还在玩贴纸!”

说来也巧,正好昨天我在他书柜里找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托板,躺在那里都快发霉了呢。

从“我要他赔个一样的”到“我送给他一个一样的”

既然这样,干吗这么在乎呢,送一本给他不就得了。想到这里,我直接答:“家里有三个,我们送一个给他吧。”

“你帮我告诉他妈妈,让他赔个一模一样的!”

看来儿子根本没听到我说什么。

就如我没听到他说什么一样。

“好,妈妈看见你很愤怒。”我同理他。

此刻我终于停下来,看见了他的情绪。我抱抱他,这个愤怒的孩子可是储了一上午的情绪能量呢,憋到中午才向我这个安全的人敞开的。

如果是乐天型的孩子,或许他早就找那个同学打架、或向老师告状了。

“他都没经过我同意就偷了,还给别人!你告诉他妈妈!”

“好的。等到晚上好吗?因为中午我很忙,怕来不及。”

“可以。”

“你也可以直接告诉他:不可以拿我的物品!这样效果更好”(我知道这是他在学校不会去做的,因为他知道老师会如何处理。但我还是说了,或许是我焦虑吧)

到家后,儿子没再提这件事。真是神奇的情绪,一被接纳与看见,他就安静了。与刚见到我时的愤怒小人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或许乐天型的孩子真很快就忘记了。但我儿子不是典型的乐天型。

中午上学的路上,他又提起来“他要赔我一个一样的!”

“好,晚上我们一起来跟他妈妈讲。”我安慰道。

下午有空时,我跟先生商量如何跟对方家长沟通此事。在大人的眼里,这是个小事。但在孩子眼里,它是个大事。说实话,这个托板让他家长去买,真的不容易买到。

我们决定跟对方家长说“我家里还有这个托板,晚上问你儿子还喜欢不,喜欢我们就送一份给他。因为我儿子说了……事”。这样顺势把事情讲出来。以免对方误会或尴尬。

对方家长晚上回复我,说自己的儿子承认了,而且希望得到一次原谅,下次不再这样做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妹妹最近得到老师奖励的贴纸,所以她的儿子羡慕了,也想拥有。于是……。家长还告诉我,明天这个孩子会带贴纸去学校送给我儿子。家长说“我没问他还要不要这个托板上的贴纸,因为我不希望他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

“小孩子嘛,没关系,毕竟只是第一次,我下次送一个给你儿子。”

当听到是同学的家长回复时,我的儿子特意从床上跳起来,凑过来一起听,他是笑着听完的。

躺在床上,我们聊这件事。“你看,他妈妈批评他了,而且明天准备送给你贴纸,表示道歉。这个同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嫉妒妹妹有人送。你知道他家里什么都不缺,也有贴纸,只是他更想要有人送给他,他妹妹的贴纸是妹妹的语文老师送的。

我们能不能这样,把家里的托板带一个去学校,也送一个给他?”

“好。我明天送给他一个,反正我家里还有几本。”

一个好字,问题就这样完美解决了。孩子爱的能力自然流出。我很欣慰。

“爱出者爱返”,得到足够爱与重视的孩子,是自然而然有能力去爱别人的。开头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此刻很容易就被儿子听见了。

其实,那个孩子是很喜欢跟我儿子玩的,平时还悄悄地给我儿子分享物品。当我知道这件事情的第一时刻,我是觉得“他送过礼物给你,拿你东西没关系的”。但孩子不是这样想的,他觉得没经过我的允许,就是不行。这是孩子的界限,与以前你给我什么没关系。在这方面,儿子真的在引领我,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界限。

庆幸我遇见了林文采,能在小事中帮儿子守住界限,同时又有爱的自然溢出。它是那么自然,没有强迫,只有天性。中间隔的就是林文采课堂与我的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