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笔

这样的创新我们要不要?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2人  蓝一蓝一我爱你

      社会实践时的烘焙课上,烘焙老师让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蛋糕和面包。题目一出,孩子们开始转动着小脑瓜,一时之间很多种新奇的事物开始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一一浮现,一块儿块儿的小面团在纤细的小手上即将幻化成小兔子,小蜜蜂,小花朵等各式各样的美丽的东东,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更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鲜与满足,他们急切盼望着自己的作品能够很快出炉。但也有一些小男生,调皮诡异,眼珠一转,嘴角一翘,手指一动,哈,出来了。谁知,作品呈现出来之后却引起烘焙老师极大的反感。

      刘老师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有什么,现在还有厕所餐厅呢,什么坐在马桶盖上就餐……

      要知道小刘老师只与我们相差十岁……

      忙碌了一周,周末躺在床上看书,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那篇文章说作家王安忆在98年出访宝岛台湾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的“我向往古典”一句一语一出惊四座,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我联想起了这件事。为何孩子们的创意会激起老师的强烈反感。原来是如今的孩子们创意新奇,太缺少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曲径通幽之享受。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含蓄而深邃的美也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人青睐的目光,而今在我们的有些年轻人中,这种经历了几千年才形成的含蓄隽永美竟渐渐的被忽视、被冷漠,一味的追求创新想夺人眼球,却忘记了含蓄美有时候更值得人回味!

                              2017-11-25下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