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gate设计模式

2016-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闸蟹的江山
14701191762149961.jpg

delegate设计模式的三要素 - 委托方、代理方、协议
委托方:委托别人去执行某些操作
协议(Protocol):委托方需要代理方执行的操作
代理方:被委托去执行某些操作的人(对象)

协议, 是通过网络, 计算机使用者进行通讯好, 互相进行约定规定的集合。 两个类进行通讯用协议比较方便。
协议分为非正式协议和正式协议, 从写法上的区别在于非正式协议是用@interface 来定义的, 正式协议是用@protocol 来定义的, 虽然正式协议看上去更正规一点, 语气上更强烈一些; 要求采用该协议的类, “必须”实现协议中的约定方法。 但是即使号称正式协议, 编译器在编译时, 遇到不守规则的情况, 仍然只是给出警告而已。

// SmallTiger.h
@protocol SmallTiger <NSObject>

@required

@end

// Girl.h
@interface Girl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NSString *name;

// 声明一个满足某协议的代理方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id<SmallTiger>delegate;

@end

// Girl.m
@implementation Girl

@end

// Boy.h
@interface Boy : NSObject<SmallTiger>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NSString *name;

@end

// Boy.m

import "Boy.h"

@implementation Boy

@end

delegate的设计步骤

  1. 委托方制定一套协议(在委托方的.h文件中), 协议中声明委托方需要代理方法执行的方法(只有方法声明)
  2. 委托方声明一个delegate属性(assign修饰), 存储代理方对象
  3. 代理方需要遵守协议, 并且对协议中的方法进行实现
  4. 将代理方设置为委托方的代理人(将代理方对象赋值给委托方对象的delegate属性, 进行存储)
  5. 委托方在适合的时机通知代理方对象去执行相应的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