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写作观三六九
老子《道德经》里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这里将闻道者的反应分为了三等,很有意义。我以这三等细化我们学写作的学友,以一划三,三划六,再增至九个层级。
刘主编在有书开设写作班的第一批学员已经结营了。我以一个学员,到助教,再到导师的经历,对我遇见的学员,做一个个人解读版的分析。以学员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热情,努力程度和获得成就进行一个分析性总结。
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虽说都是勤而行之的上士,也是可以进行细分的。
以学习努力曾度和方法来分,一分二。
A,学习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去研究的。
虽然这些学员很努力,也很勤快。但是有一部分学员喜欢死磕一篇文章,导师看完,给出意见,改。再发回,再次求虐。
这也不能说不好,不对。但是,绝对不是进步最大的学员。因为,导师也有导师的局限性,只听导师的意见不加分析未必就是好的。
B,学习很努力,也善于总结和探索学习方法的。
这些学员,是最爱帮助同学的。他们自己更文勤快,也喜欢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写文章时,他们懂得两条腿走路。文章写完,求意见,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判断,然后修改。修改完之后,发给同学再行讨论之后,继续写写写。不纠结于某一篇文章。
同时,他们更懂得,每一位同学也是自己的老师。常常读同学们写的文章,好在哪里?哪里不足?有目的的去读。以同学们的文章为镜子,慢慢地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善于取长补短。
这些同学,特别聪明,总是能够不断的想办法突破自己。这些同学,善于与同学结对成长。
因此,同样是勤而行之的上士,在A·VS·B的过程中,B轻松胜出。
以学习的三信(即,信师,信道,信己。)来分。
这种分法基于个人对这三信的协调曾度来分。
一,三者明显便重其一者。
1,偏信师的学员
信师为主调者,这部分学员过于依赖他人。包括老师和学员,比较难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任何建议都是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的。过于依赖他人的建议,而不是把他人的建议用来当参考,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场。
这类学员,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肯定很吝啬。我想跟这类学员说,你要相信你自己。只有你相信自己了,写作的道路才可能越走越远。
因为,这类同学,喜欢求虐。求虐有时并不是只是想得到建议,修改得更好,有时是对自己缺乏信心了。
2,偏于信道的学员
这些学员,在写文章练笔上是蛮有意思的,善于总结方法。但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较高,常常无法开笔,或是写的很拘谨。读他们的文章有一种感觉,就是感到作者是没有放开写的,感觉他的文章里有很多东西被堵着了。
我带过一位学员,在29天一期的魔鬼营。每一天,他都会做听课笔记,但很少写。其实写的也不错,我问他为什么写的那么少。他说怕是写的不符合要求。
符合老师的教导去练笔,固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写的差比不写要好。有些同学一开始写的完全不符合要求,他自己写写,又去看看同学的文章,慢慢的变符合要求了。写着写着,自然也越写越好了。
3,偏于信己的学员
这类学员还是蛮好玩的,他们写的东西往往不拘一格。数量也会比较大,写作水平进步的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但是也有致命的缺点 ,就是有时候很难吸收别人的优点。
在这三要素里,信己的学员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不容易受到打击,我就是属于这一类。致命的缺点就是孤芳自赏,不太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所以呢容易剑走偏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写了很多又没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反过来也容易伤害到自己的那份信己。因此需要警惕,以免走进误区。
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这里,我常常想到的是魔鬼营结束后,犹犹豫豫想进导师班的学员。其实,大部分没有跟进的学员都是如此。
已结营时的想法来分
A,我要过段时间再跟进,太忙了。
这些学员,心里一直记得要继续练习。但是,没跟进,一方面是对自己没信心。这个没信心又包括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信心,怕跟不上导师班的节奏;另一方面,担心自己进了导师自己还是无法克服懒惰。
选择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以后在跟。一方面在心里上找到了平衡,我不跟是因为我打算过段时间再跟进,免去了对自己的指责;另一方面,告诉自己以后会跟,自己也希冀着,吃下安慰剂,得到对自己的认可。实际上,这些人里面,真正能够继续跟进或者是坚持写的的人很少。
B,我以后自己坚持练习。
很多成名作家都是靠自己SB一样坚持学习与练习成就的,这些学员也深知这个道理。然后喝下这碗鸡汤,对自己说我会坚持写的。实际上真正坚持的人很少,这些学员断断续续的写着,自己写写一年的进步,大部分都跟不上在导师班一个35天的进步大。
但是这里有许多学员是真的不会放弃的,只是为数不多。而大部分则是,说给自己听听而已。
按行动力来分
1,断断续续坚持写的
其中一部分学员,看到助教在结束后还依然坚持分享一些文章,也能被带动,偶尔继续写一篇。有些学员,有没有人带领,一样按照自己的步骤写写停停。
这些学员爱写作,也会写作,往往不跟进有自己的原因。但这批学员既难有大的进步,也不会太差。只是,有些辜负了这份才情。因为,这批学员,对自己狠一把还是很有潜力的。
2,发现问题继续跟进课程的
这些学员,一开始认为自己即使没有写作氛围,也一样可以好好写,坚持写。
但是,后来发现,自己还是需要抱团对抗懒癌的。看到了导师班的同学飞速的进步着,终于下了决心要跟进课程了。这些同学,在写作的这条路上,会因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而走的更加坚定的。
3,自己骗自己的
这部分学员,总是相信自己以后可以坚持。
比如,我这周太忙了,下周再写吧!唱惯了明日歌,行动力只会偶尔爆发一下。写也是会写的,但善于给自己找借口,在写作这条路上难以展望未来。
因为,写作是一条孤独,艰苦,而又漫长的道路。如果只是蹭个热闹,偶尔证明一下自己的人是走不远的。
三,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是因为看不懂。
曾度来划分
A,先入为主的人。认为所有的课程宣传都不实际,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心里也希望真有这么好的课程,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比别人聪明,笑笑指出不合理之处,走了。
也不会去核对,不了解可以去了解。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正确,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吸收极少数人的个别负面看法。因为,这符合他需要的证明,然后觉得自己真的很英明,也就失去了真正核对的机会。
B,我是路过的
虽然我对这个写作班也有些兴趣,但是可学可不学。我有一点相信,但又觉得不太明白,真有这回事吗?算了,我是路过的,当我没看见。
按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判断习惯来分
1,我是慢热型
这部分学员,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观察了再观察,考虑了再考虑。慢热嘛!了解需要很长时间。
好比第一次有人说,螃蟹美味,他没听见一样;当看见有人吃螃蟹,很美味的样子,他好奇了一下;当看到很多人都吃螃蟹,他才开始尝试。总是慢一拍。
2,我杀伐决断果断
看一下,不深入思考,马上下结论。心里有杆秤,无论遇见什么,赶紧一称为快。并且马上出结论。这样的朋友是非观很强,也容易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在生活中给人的映象是倔强,但往往能力不会太弱,同时人际关系容易碰壁。但也有很强的写作天赋,因为个性鲜明。
3,哪有这么简单
喜欢将任何事情复杂化,简单的事情在他们分析起来漏掉百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不太容易被人坑。但机会也会更少一些,风险也少一些嘛!
这是本人极具个人色彩的观察,难免有个人局限性的地方。看完,不喜勿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