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实录|有一种痛叫做爸妈不觉得我痛
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摔跤痛的哇哇大哭,老妈就会跑过来用手拍着我的背“乖,不哭,不痛,不痛”。如果我还是没有止住泪水,接着她就开始演技上线,“看我踩死这块地,都怪它不平害你摔跤”。她表演的很认真,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当时的自己觉得很伤心,一来是因为身体的疼痛,二来是觉得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痛叫做我妈不觉得我痛。
家里五姐弟属我最顽皮。多年来练就了一身顶嘴的本领。和我爸说话,不超过三句就会硝烟弥漫,战火升起。老爸的性格很强势,每一次我犯了什么错误都会选在饭点的时候骂我。他骂我,我觉得委屈,自然就哭得稀里哗啦。可曾想他是个听不得别人半点哭声的人,只要我一哭就变本加厉的凶我,不让我继续吃饭。当时的感受只能用心碎来形容。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瘦成那样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我缺席了很多次完整的用餐时间。同时我也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痛叫做我爸也不觉得我痛。
生活中的我们不擅长使用共情的语言,经常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忽略别人的感受。比如当得知朋友失恋时我们可能会这样回应她:
1.没什么大不了的,走,我请你吃好吃的。
2.人生就是这样,谁一辈子不会遇见那么一两个渣男。
3.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调整情绪,放下这段感情。
4.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没有办法补救了吗?
5.这件事肯定是你做的不对,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
6.你好可怜啊,真不幸!
以上6总回应方式对应的分别是否定感受,讲大道理,给建议,提问,偏袒对方,过分同情。我们似乎用尽全力想要帮助她,可她接收到的信息却是我们对她的不理解,咄咄逼人,甚至是冷嘲热讽。最后导致交流无法顺畅的进行,两个人的情感联结断裂。
有一本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在近三十几年在全美销量超过300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书中大量的故事和经验都是两位作者多年生活实践结果。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变成行动,并在生活中记录反馈,将技巧真正的内化于心。这样做大家能收获到的是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沟通变得更有效,亲子关系融洽,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1.全神贯注的倾听。
女儿在房间大声的叫我“妈妈,你过来一下。”我在客厅大声的回应“听见了,你说。”这样算不算全神贯注的倾听呢?显然不是。全神贯注的倾听需要两个人面对面不受外界任何事物影响,把当下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身上。并且听的时候脑子里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对对方的话语感兴趣。
2.用简单的语言回应他们的感受。
完全没有回应,说话的那方会觉得你根本就没有在听。你立马接话说的太多,对方又会觉得你根本就不想听他讲话。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3.说出他们的感受。
你可以用一个代表情绪的词语表达出他的感受。例如:你看起来很伤心。如果第一次没有说准,可以再次尝试的猜测一下他的真实感受。只要你是情真意切的关心他,他也能感受得到。
4.用幻想的方法实现他们的愿望。
这个技巧用在孩子身上比较多。当他们哭喊着一定要某样东西的时候,你或许可以撒娇的说“要是现在妈妈手上有一根仙女棒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帮你变出好多好多……”
这几个技巧可以用在和孩子沟通,也可以用在成人之间的相处。只要是对方处于负面情绪,都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看见自己的感受。对于孩子,爸妈教会孩子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感受尤为重要,这样他们就能够明白人是可以同时拥有很多不同的感受的,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和这些感受好好相处,成为一个更快乐的人。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