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给孩子请心理咨询是吗?
“老师,我觉得我家孩子需要找心理咨询师!”
“是吗?那么你知道心理咨询师到底是干什么的吗?”
"……"
当父母们因亲子教育的问题,倍感烦恼的时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想到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师。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可以轻轻弹一下手指,便让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放下了手机,一个厌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教室,一个深陷早恋的孩子斩断了情丝。
那么我坚信,这位心理咨询师一定是全国首富,同时也一定是一名魔法师。
但是,现实中心理咨询师并不是魔法师,以上的神迹真做不到(当然神棍除外)。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当你打算为孩子选择心理咨询之前,必须明白的五件事:
一、孩子的人生迷茫,并不是心理问题
仅以学习的话题为例,现在的孩子读书比我小时候要辛苦多了。面对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学习,必定会有聪明的孩子开始思考以下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学习?
我那么辛苦,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学习对我到底有什么用?
然后,孩子带着问题来到父母面前,他期待得到父母耐心的解答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可是,有时得到却是一句,“这不需要你管,这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甚至是一顿暴风骤雨。
接着,父母们不想看到的现象便可能出现了,比如厌学、叛逆,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这些孩子中会有一部分被父母送到心理咨询师面前。显然,他们并没有所谓的心理问题,只是需要一份接纳与一个答复。凭着这些他们可以去面对内心的困惑,去面对每天如此辛苦的学习,去面对那个根本不知道会怎样的未来。
我们必须承认,心理咨询师基于工作的特性,通常都非常善于倾听、共情和提问。这些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已经足够,即便是没有得到答案,至少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人生迷茫并不是心理问题,与其说孩子需要心理咨询师,还不如说需要一名人生导师。
二、孩子的意愿是影响咨询效果的关键
心理的问题也好,人生的迷茫也罢,都属于一个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当一个人愿意敞开这个世界,外人才有机会能够帮得上忙。
不同于某一个人身体上哪个部件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上来对他一顿麻醉,然后在对方失去意识的时候,切开看看,该拆的拆,该换的换。
正是因为内心世界的主观性,所以心理咨询真正的效果来自于当事人的意愿。很多情况下青春期孩子的咨询,最大的困难便是孩子并不愿意接受咨询。
其背后有可能是不接受父母对他的操控,也可能是不接受别人对他内心世界的窥探,更有可能是不接受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内心的烦恼。
对于没有主观意愿甚至抱有抗拒状态的孩子,我一般会建议父母先来接受咨询。因为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自信心源自于父母。
如果父母接受咨询,并且学习如何调整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便等于调整了孩子在家里的人际环境。这样有利于慢慢建立孩子的主观意愿,从而使咨询师产生足够的工作空间。
所以,在一次亲子咨询中,父母的意愿也同样重要。
三、心理咨询师无法替代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
当一名孩子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面前,在具备基本主观意愿的前提下,心理咨询师通常很容易与孩子之间形成相互的信任关系,并且开启工作的空间。
因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非常善于倾听和共情,如此的互动通常是孩子们在家里得不到的待遇。
于是,孩子在心理咨询师的面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完全可喜的事情。当孩子越是认同和接纳心理师咨询师的时候,便越有可能在内心将心理咨询师与他的父母进行对比。
他的内心或许会想,
“原来真的有人能理解我。”
“原来我是可以被人接纳的。”
“原来我有这些烦恼并不是可耻的。”
同时心理咨询师与父母在孩子的眼中,基于角色的不同,孩子对于两者的期待也不同。心理咨询师只需要表达出百分之七八十的理解,孩子便能够感动,而父母或许需要做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才能接受。
所以,心理咨询师在亲子关系的咨询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绝对不能替代父母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本该承担的责任。
四、心理咨询师无法成为父母雇来的“职业杀手”
一个笑话这样说,特别羡慕许仙与白娘子。为什么呢?因为在孩子需要陪伴和教育的时候,他俩一个出了家,一个被压在塔下面,等到再次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已经考上了状元。
在多个个案中,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父母想把孩子推向心理咨询师的动力。我能理解人类面对困难,内心不自觉地想要逃避的欲望,但人生需要面对的终需面对。
有些个案中,孩子其实只是渴望父母的关注,在耐心等到而不得之后,便通过制造各种麻烦去唤醒父母对他的关注。在他看来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搞得定定的,那么父母便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可是没想到,当他制造出这些麻烦的时候,父母居然把他送到了心理咨询师的面前。
此时此刻此地,心理咨询师不但是挡在他与父母之间的障碍,更是父母找来搞定他的职业杀手。咨询的效果可想而知。
再说,万一孩子被心理咨询师专业地搞定了,从此他放弃了制造麻烦,那么是否他也放弃了对于父母的期待呢?
五、孩子本没有心理问题,咨询多了,便有了心理问题
当一个孩子,无论是在手机、学习、感情这些事情上出现了问题。对于孩子本人来讲,我绝对相信他也非常的烦恼。
“为什么我无法放下手机”
“为什么我就没有办法像别人那样取得好成绩?”
“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忘却那个心中的她?”
每一个困扰都需要有一个答案,而真实答案是什么呢?这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只有面对这些烦恼,进而学习解决这些烦恼,最终解决这些烦恼,孩子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成长。
但是就在此时,父母居然把他送去接受心理咨询,无论是专业的医院还是心理咨询工作室。这对孩子来讲,似乎都找到了一个终极的答案: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心理问题”!
当成长的烦恼被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最终确认为心理问题之后。这个所谓的“心理问题”便成为了孩子抵挡人生一切不如意的盾牌。
我有病,所以我不行!
我有病,所以你们需要顺着我!
我有病,所以我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有病,真好!
此外,一些孩子通过网络去给自己进行自我诊断,前段时间便有一个孩子还没接受咨询,便已经通过网络给自己确诊了“中度抑郁”。
除了孩子希望自己有病以外,父母也会希望孩子有病?!
面对亲子教育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困扰,家长也同样迷茫和挫败,那么该怎么办呢?大道理谁都会讲,一定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从而解决问题。
但现实呢?现实中有些父母会急着将孩子推向医院和心理咨询工作室,似乎只要一旦确诊是孩子有“心理问题”,便不是我造成的问题。
关于亲子教育类咨询,还有好多话题可以写,今天已经够多了。如果你正打算给你家的“问题儿童”请一名心理咨询师,那么不妨先考虑一下以上的五个要点。
实在想不明白的话,不妨自己先走进心理咨询工作室。
不知道关于亲子教育类话题,你还有什么话题想要探讨?
如果有的话,可以在文章的最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