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啥是佩奇”能刷遍全网?新媒体人应该注意什么?
![]()
当“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成为了过时段子,当小猪佩奇周边产品悄悄的淡出市场之后。
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短片昨晚一夜间刷遍了全网,微博话题阅读量竟达1.6亿。
![]()
实际上,《啥是佩奇》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电影预告宣传片,讲述了一位农村爷爷为城里孙子准备新年礼物的故事,视频如下:
为什么引起现象级的刷屏呢?
一、网红IP与中国式热点的结合
《小猪佩奇》源于eOne公司制作的一部学前教育动画片,讲述小猪佩奇与家人、朋友的生活故事,有喜怒哀乐,会耍小聪明,也会贴心的安抚朋友和家人。
小猪佩奇不仅收获了孩子市场,获得不少家长们的好评。
除了内容过关外,短视频的热捧和“造梗”传播、网友们自发的二次创作加上各大品牌设计的联名款,真正的让小猪佩奇从动画片变成了一个现象级的网红IP。
![]()
二、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除了佩奇IP自带流量外,《啥是佩奇》的成功,更重要的是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
![]()
在中国式的春节里,除了家庭角色,每个人的其他社会身份都会被弱化。
不是日理万机的老板、领导、打工者,而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有着最亲密关系的家人。随着春节的逼近,这种亲情间的呼唤越发的厚重和急切。
《啥是佩奇》正好满足人们对亲情的表达和呼唤。
![]()
三、好的作品是需要贴近生活的
5分钟的短片,有笑点有泪点,场景有跨度有对比,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有人看到城市与农村之间还在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还是接收信息的来源;
有人看到祖孙之间难以消失的代沟,很多年轻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老一辈眼中却是难以理解的存在;
有人看到留守老人的孤独和寂寞,片中邻居的生活便是居住在农村爷爷的真实写照;
![]()
有人看到了老人对后辈深层的爱意,因为他能给后辈做的只有这些了,完成孩子心愿,是他的最开心的事;
![]()
有人看到老人心底的倔强和小骄傲,给老朋友打电话时流露出克制又可爱的欣喜,如同实现了愿望一般。......
凭借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把控能力,过于真实的场景,不禁让人鼻子一酸。
如爷爷的老人手机、断断续续的电话信号、和儿子说方言、和孙子说普通话、一袋袋塑料袋包装的特产。
就如同每次离家时,妈妈为你塞满的行李箱和后备箱。
![]()
在一个大众叫好的案例中,作为新媒体人的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群众的刻奇和从众心理
《啥是佩奇》的确是一个好故事、好短片,但不是所有转发人都是它的潜在用户。
每一次现象级刷屏事件的背后,转发人群主要分为3类:
1.产品方及其广告渠道
2.感兴趣用户
3.刻奇和从众群众
刻奇,是指为了保持和别人情绪一致,害怕表现出不合群,而刻意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过程。
从众,是指受外界人群的影响,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动作或判断方式。
前者是有想法,但是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后者是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跟随多数人。
![]()
因此,我们在分析刷屏事件收据的用户的数据时,需要鉴别刻奇、从众用户,进行筛选和校准,数据才能更精准和有意义。
同时,在传播事件时,不妨也可以借鉴刻奇和从众心理学,借助媒体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作
套路总是相似的,核心创意才是王道。
亲情、老中青的隔阂、借助IP的策划,很多品牌都已经尝试过,但为什么只有《啥是佩奇》,才形成刷屏现象呢?
除了上述原因外,离不开编剧和导演对以往爆款视频的分析和学习。刷屏现象不是偶然或者运气,而是可以通过策划、铺垫、创作而来的。
当你还是一个菜鸟时,不妨多学习爆款形成,摸清套路,融入创意,行成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