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

流浪地球:明天会更好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51人  蔚然成风er

多少年后,当中国科幻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之时,回头望去,当年那个充满梦想,希望与憧憬的起点,也许就是今天的《流浪地球》。

本文并非标准的影评,并且涉及大量剧透,目的在于普及科幻电影具体概念,认清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现状,并从电影本身与整个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对本片做出评价,故建议在观影结束后阅读。不过,如果你能够带着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看法再次踏入电影院,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在具体评价这部影片之前,我想先谈谈本片所处的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国内外科幻电影的现状。

讨论科幻电影之前,我们还需要先把“什么是科幻”弄清楚。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科幻”呢?

很简单,举个例子:请问,《盗梦空间》是科幻电影吗?

在我给出答案之前,你可以在心中先自己想一想。

答案是:是,同时也不是。

先别慌骂我,听听我的解释。

如果把“科幻”看成是一个大类,那么《盗梦空间》包含在其中,因为简单点说,这部电影里“有现实中没有的高科技”“有目前来说人类无法达到的幻想”,所以它算“科幻类电影”。在百度百科上,这部电影被分入了“科幻”类,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方面呢,它又不是“科幻电影”。为什么?

因为,“科幻电影”有一个严格的细分的定义,而《盗梦空间》不符合。

那么,什么是科幻呢?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科幻电影中的“科幻”定义为:主要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幻想。对虚构的事物,用科学理论去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作者必须设想出某种科学理论或技术,使作品中的虚构世界有可能存在。

问题就出在这里。

《盗梦空间》说了一个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主人公是真真实实,完完整整地“进入”了他人的潜意识的,是整个人“进入”的,而不是“意识”“灵魂”“分身”之类的。如果不能在他人醒来之前平安离开,自己就会永远被困在他人的意识当中。而且,意识之中并非风平浪静,反而处处充满了危机。

可是,我们之所以知道这部电影是“虚构”的,就是因为我们很清楚这样的“技术”,或是这样的“超能力”,无论多少年,无论投入多少资金,多少人力物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场景只可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这个虚构的世界永远都不可能会存在,所以它不算“科幻电影”。

说到这就有人要问了,那么它属于什么电影呢?

别着急,除了“科幻”这个分类之外,“科幻类”电影还有“魔幻”“奇幻”“玄幻”三大与“幻”相关的流派。

“何为幻”?虚构的。瞎编的。不存在的。假的。

“魔幻”,即“魔幻现实主义”,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百度百科)在文学方面,属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那一卦的,在国内当然属于莫言老师的《红高粱》《蛙》,在电影上,当属改编的《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以及那部颇具争议的《手机》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往往被认为是现实主义作品的一类分支,而不计入“科幻”的范畴。

啥是奇幻?奇幻中的“奇”,或可解释为“传奇”。那么,奇幻电影就是“在幻想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这个世界是人想出来的,杜撰出来的,原来不存在的,国外有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国内有蓬莱岛,西方极乐世界等等,《西部世界》《神盾局特工》等英美剧常常涉及。所以,《盗梦空间》里面那个“潜意识世界”,大概可以归类于奇幻当中。

玄幻跟奇幻又有所不同。奇幻是说发生在“幻想世界”的故事,这个世界是作者“自定义”的,但是大多会遵循一定的道理,比如说霍格沃茨有一套魔法体系,天庭当中有天规天律,任何人都不能触犯天条,这个系统大致是稳定的。可是到了“玄幻”当中,一切都大变了样。“玄幻”是由网络小说的兴起而出名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约束”,并且由于网络小说质量良莠不齐,而且粗俗低劣的内容居多,所以名声往往不太好听。但是,正是因为要求低,严谨性不强,所以反而传播地更为广泛。比如说《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系列,《爵迹》相关,以及若干起点修仙修真文等等,都是属于这个路数,甚至于《最终幻想》《剑网三》《天涯明月刀》《仙剑奇侠传》等漫画/游戏/电视剧也有所涉及,效果瞩目。

说了这么多,除了科普之外,只是为了说明一点。无论国内国外,对于科幻的分类其实都没有上文说的那么详细,其实泛科幻类电影的发展方向与市场还很广泛,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应该还属于广阔的蓝海阶段。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这类电影市场来说,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

下文所说的“科幻”,均指的是具体的“科幻电影”,而非“科幻类”或“泛科幻类”作品,如果提到后者,会使用全称。

笔者不是一个电影从业人员或资深影迷,但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国外的科幻电影,叫得上名的就有《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世界公认的“大作”。

这还是不考虑外星人、异能人类以及其他“超自然”生命体在内的,或者是涉及“玄幻”的一些剧情的电影的情况下。如果要算上《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盗梦空间》《E.T.》《回到未来》等与科幻“有点关系”的电影,我们会发现,国外“泛科幻类”电影,存在以下特征:

[if !supportLists]1.     [endif]“历史悠久”:《2001太空漫游》上映于1968年,距今有超过50年的历史

[if !supportLists]2.     [endif]“种类繁多”:包括硬科幻,软科幻,“玄幻”“奇幻”等众多“涉科幻”作品,如《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 (1982)》系列、《环太平洋》系列,以及《变形金刚》系列、漫威与DC影业的漫改电影系列,以及《生化危机》等“科技变异类”的游戏改编电影等。除此之外,《阿凡达》和《塔拉星球之战》也可以包括在这个大类中。

[if !supportLists]3.     [endif]各类作品的“世界观”都是全面,丰富而完善的,不同的续集、前传、外传在“设定”上都与“初代”没有太大的违背,剧情的承接也都是“一衣带水”的,它的故事与发展就像如今的iPhone一样,儿子跟父亲长得都很漂亮,十项全能,但是却“太像了”,没有太大的“优点”和“差别”。这是国外“泛科幻类”作品发展至今的瓶颈所在。

那中国的科幻电影作品呢?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不成气候”。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有没有科幻电影呢?如果按照上文的定义来说,答案是有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相较于国外,中国的科幻电影大多数都是“玄幻”“奇幻”派的电影,真正的“科幻电影”,却少之又少,拿得出手的,就更加寥寥无几。中国电影在“幻”的方面的确有所发展,但在“科”的层次上,却始终裹足不前。甚至,在“泛科幻类”的整个大类的电影当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完全无法跟国外科幻电影相提并论,甚至拍摄表演后期等各个方面跟国外同类型的影片都无法比较。

说到中国科幻电影,有个题材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名字叫做“穿越”。这个名字从最开始出现时的新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一直到最后的泛滥成灾、人人喊打,经历了“传奇的一生”。穿越题材的电影往往属于奇幻或是玄幻的范畴,因其剧本制作的简单且几乎不受任何约束而大受欢迎,导致电影粗制滥造,逻辑清奇古怪,不成体系,所以质量低劣。但因为成本低廉,可复制性极强,只要成功一次,回报就非常可观,所以在大众审美和认知还相对不高的一段时期非常风靡。这与资本市场“赚快钱”“投机主义”的倾向是无法分开的,也是注定无法产出好作品,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中国电影的“穿越”往往是时间上的穿越,几乎是清一色的回到过去改变人生,这只是借鉴了国外三四十年前的“穿越”电影的创意与皮毛,而往往忽视了它的精神内核,加上“穿越剧”为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总会加入一些具有劣根性或是目前具有的“普世”价值观的内容而“强行”达到“社会共鸣”,却反而降低了剧目的品味和格调。

正相反,国外的穿越电影在经过长期创作之后,开始逐渐尝试其他可能性,例如穿越到未来(《逆转未来》),穿越到其他世界解决问题(《明日世界》),多次穿越解决同一难题(《源代码》),与科技紧密结合进行空间上的穿越等等(《星际穿越》)。同时,他们开始逐渐注重穿越的“合理性”,并且除了简单的“解决问题”之外,还继续探讨穿越的“目的性”,探讨“人性”“爱”“同情心”“感受”等等相对“高级”的价值观内容,这些都是我们的“穿越神剧”所没有的。

而且,更恐怖的是,在《流浪地球》之前,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几乎为零。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高速发展的21世纪初期,我们的“科幻电影”是“失位”的,它不能同期展现我们的诉求,表达我们对于可以改变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向往,以及坚定不移地为美好明天努力奋斗的决心与意志,未免显得太过可惜。

“几乎为零”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在“闹着玩”。很多影片对于“科幻电影”没有一个具体清晰的概念,以为它与文艺片爱情片商业片无异,结果拍出来才发现,成品的“幼稚程度”就像“小孩子过家家”。当然,也有些人想认真拍,但是不知道一个“真正的”科幻电影应该怎样表现。毕竟,作为“少数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疆拓土总是从零开始做起的,他们的勇气与毅力值得我们去肯定,但是他们的经验与教训也要我们去总结与牢记。人们总是喜欢用已知的事物去套在为止的事物上,从而把它们变成自己熟悉的东西,于是,科幻电影拍成了侦探电影,恐怖片,悬疑片,就偏离了科幻的范畴。

还有些人,认清楚了“科幻电影”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之后,就退缩了,逃避了,从而裹足不前,忘记了以前的豪言壮语。有些妄想在此“捞一票就走”的人们,受到打击之后,就从此杳无音讯,沉没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中国独立科幻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啊。

接下来,我们终于说到了这部电影了。

总的来说,如果要我给它打个分的话,我会给80分。80分怎么来的呢,是60+20得来的。

是的,你没看错,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的基础分只有60分,刚及格。

等下在骂我,听我解释一下。

首先,请忘掉这部电影的若干赞誉,那些都是“别人给的”,不是“它自己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没必要跟别人一样。

其次,请忘掉这部电影的若干“头衔”,那些都是它的“身外之物”。你对电影本身内容的评价,请放到国际舞台上进行比较,我们都不想它只做“地主家的傻儿子”。

再次,请忘掉主创团队的“卖惨”。我看的是电影,看的是清洁,看的是演技,看的是传达的精神,又不是看你们每天怎么拍摄和表演的,这与具体内容无关。

最后,我想说,请带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认同感,民族情,忽略文化差异,把它放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比较。好的影片是能“填平”文化代沟的。我觉得,“你们逃亡为啥还拖着个地球”“一个决定死了地球一半的人”“最后不剩多长时间了还不给家人团聚”这些问题,无论是谁,应该在电影看完之后,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才对。虽然郭帆导演说这部电影还没有到走向世界的阶段,但是作为一部期待值如此之高的电影,我们还是希望它会有的。

最后的最后,比较可惜的是,听说成片因为全片时长问题删除了半小时的内容,所以对人物刻画和一些内容的介绍方面稍显突兀与不足,这些是扣分最心疼的地方所在了。

在吹之前,先把遗憾的部分说完。

先说世界观方面吧,实际上在观影至半小时左右时,对于电影是失望的,虽然与小说同名《流浪地球》,但其本质上不过是部分借用《流浪地球》设定而改编的电影。原作中没有刘启、没有刘培强、没有韩子昂、更没有韩朵朵,只有一个不知名的主角,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平静地描述着一个有关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或者说干脆一点,就是关于死亡的故事。

“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刘慈欣《流浪地球·“逃逸时代”篇》)这是一个文艺凋敝的时代,是一个可以在面对生死威胁时可以安然排队坦然接受死亡的时代,是一个在移情别恋时只要与妻儿说一句“嗨,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你黎星,我需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并且可以得到妻儿平静地同意的时代。

我本以为电影已经大胆到敢于塑造一个这样的世界观,但是显然没有,思索之后意识到电影的世界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过是距离现实世界几十年光阴的未来,而小说中已然是四百年以后的世界,时光已经叫天地换了颜色。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电影,选取小说的世界观或许太过冒险,或许会让很多观众有些毛骨悚然,更可能的是会直接的影响到审核与票房,基于种种原因吧,这个更贴合普通人世界观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更具有烟火气,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更多的科幻元素也没有一一展示出来,所以没有了“氦闪”的设定,没有了记忆遗传技术,也没有了更多关于未来科技的刻画,有些遗憾。

人物方面,这确实是本作的一大缺憾,但是之后得知删节了半个小时的剧情,结合删节剧情来看人物的话,傻白甜、没礼貌还有顽固男的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也有了属于人物自身的意义。他们其实是世界末日背景下不同身份人物的缩影,每个人物展现了不同的绝望,又在一定的契机下重拾了“如钻石般珍贵”的希望。当然除了删节剧情导致的违和,本质问题出在糟糕的台词,如果台词能够更精致地打磨,我想对于人物设定的缺憾可以消弭七成,这种硬伤是需要正视的,包括在表演方面,“脸谱化”,有些台词内容刻意和僵硬,甚至于口型对不上的现象还是挺影响观感的。

再来是剧情方面,怎么说呢,小人物拯救世界的套路固然好用,但是这种史诗级的“流浪”,或许采用记述性更强的展开方式或许会有奇效吧,当然也可能是败笔,这点纯属是个人猜测了。本作是科幻片,但同时也是一部灾难片,不同于《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这类个人向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对象是整个星球,我认为应该更为宏大些,原作比较好的铺陈开了这个宏达的格局,特别是在“叛乱”篇结尾处“在这突然出现的灿烂阳光下,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们仍稳稳的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像。”,读到这里时,内心会不自觉的浮现出两个字——丰碑,这种恢宏的气势确实要比电影中拯救地球的桥段来的震撼的多。这样一对比,电影就显得非常小家子气,局促很多。这是“气质”方面的问题,比“天才三分钟学会开卡车”“发射塔故障需要手推脚踹”等剧情方面的硬伤要严重的多。

最后再说说科幻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影中不适合出现对于有些现象和名词的解释,有些我认为很重要的理论就一扫而过了。比如驱动地球流浪的原因,太阳的异常好像只在开头一闪而过,以至于我看到有些上了年纪的观众到结束还误以为本片的主旨是要保护环境(尴尬)。我认为,从科普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太阳膨胀的含义,况且都已经没有使用“氦闪”这个概念了,所以只是解释“红巨星”是什么的话还是比较好描述的。另外就是引力弹弓,这么重要的概念,在我全程关注的情况下,居然一次都没有出现,不提引力弹弓那地球跟木星碰上来的也太唐突了吧,这个不是理论上合不合理的问题,是关于整个剧情的问题。再来就是洛希极限,这个概念其实全剧也就出现了一次,流体洛希极限是点燃木星最重要的基础,全片勉强用视觉效果为我们刻画了,刚体洛希极限则是地球发动机毁损、停机以及地球大地震、岩浆渗入地下城的原因,这个不作一个简单的解读可能对完全没有理论基础的观众不太友好。灾难没交代清楚原因,这可能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像《2012》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现象的原因有恰到好处并且简明易懂的解释,还能很好的融入剧情中,很值得学习。

60分的意思是,放在好莱坞的标准下,《流浪地球》才刚刚及格。

不过没关系,毕竟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遗憾的部分交代完了,剩下的就是吹了。

电影刚刚结束的时候其实是心理波动最剧烈想要疯狂地倾泻情感的时刻,我想,看完电影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附加的20分,除了因为从拍摄到上映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几易其稿,各种模型的建立以及多年的准备,细节的极端的把控能力,以及据传万达的撤资,预算的超支,吴京的倾力赞助,慷慨解囊,吴孟达先生的忘我的表演,上映前舆论的不看好与质疑等等)之外,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中国科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之所以说它是“里程碑”,是因为这部电影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真正意义上的“零的突破”,它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现在仍然是一个参考,一座标杆。

里程碑,不完美,但是不看一定会是一个遗憾。只有中国人的故土情怀,才有带着家园去流浪的科幻,只有历经千年发不曾断绝的民族,才有时间跨度2500年100代人的创意,没有黑洞虫洞、没有人工冬眠也没有曲率引擎,用人类的传承硬撼千年时光,这是中国人才有的大气。

除此之外,欣喜的发现电影的某些桥段致敬了大刘的其他经典作品,比如《全频带阻塞干扰》的无畏撞击,再比如《三体》中“前进三”“火种计划”,这确实是留给大刘书迷的彩蛋。作为大刘的书迷,我们不止一次在他的书中学会了什么叫理性与冷酷,而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很多的体现。

最后的最后,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