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跨越:从业务高手到优秀主管》读书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9803feab9e8d5762.jpg)
作者: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
本书介绍了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关键跨越,即刚开始做管理的新手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本书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步介绍新手管理者的三个关键跨越,以及完成关键跨越的难点。
第二至第四部分介绍三个关键跨越—一承担管理责任、推动执行和辅导他人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应的发展建议。
第五部分介绍从“管理自我”一直到“管理企业”的所有关键跨越的全貌,点出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会收获的管理馈赠,帮助读者树立信心,成就未来。
一、新手管理者的三个关键跨越
- 9个难题
- 3个任务
- 难以跨越的3个原因
- 实现跨越的APPLE发展策略
9个管理难题
- 从同事变为管理者,接受和适应“管理者”的身份。
- 空降到团队做管理者,被团队接纳和认可。
- 给团队成员分配合理的任务,提出合理的要求。
- 让员工承担更多或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付出额外的努力。
- 让员工理解和认同管理者的要求,真正承担起责任。
-
- 处理团队搞不定的问题和突发状况。
团队的管理者面对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是咨询类问题
二是决策类问题
三是资源类问题 - 及时掌握团队的任务执行情况,提前干预。
你以为员工不报告问题,就代表一切事情在正常推进,但事实可能未必如此。下属也并非有意隐瞒,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以为自己有能力解决。
- 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员工反馈。
- 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3个核心成长任务
完成三个关键跨越:
- 获得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完成“承担管理责任”的跨越。
本质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一个:建立信任。
- 让团队稳定可靠地交付工作成果,完成“推动执行”的跨越。
没有结果,一切管理工作和努力都等于零。
- 帮助团队改进和提升,完成“辅导他人”的跨越。
学习成长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你通过解决这些管理难题发展出管理能力,也因为具备了能力而能更好地解决这些管理难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成长。
难以完成管理跨越的原因
- 1.“辅导”能力表现差,企业不重视
我们在对3964名企业HR和管理者进行九项领导力调研时发现,当前在任的一线管理者在“承担管理责任”和“推动执行”方面表现良好,但在“辅导他人”方面表现很差,同时这也是相对最不受企业重视的能力。
- 2.管理者难以完成管理跨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a. 从关注“事”到关注“人”,管理工作需要把工作对象和重心从“事”转移到“人”,这会挑战一部分管理者的工作习惯。
b. 从“短期”到“长期”,管理工作相对需要更长时间的投入才能看到成效,一部分管理者会等不及。
c. 从“优势”变成“陷阱”,管理者习惯用过去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更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3.要成功完成管理跨越,保持“空杯心态”:
a. 对“我过去这样成功过”的想法保持警惕。
b. 列出一个反向待办事项清单,训练自己少做和不做过去自己擅长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151d3d9b51a05a51.png)
成功跨越的思路
- 新手管理者的两个现实问题
有潜力者,仍有差距,需要多进行管理实践;
知行不合一,没优势,可以先努力;
管理能力是可以学会、也必定能够学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dab27f5300761e79.png)
- 2.新手管理者的发展原则是从自身优势出发,先行动起来。
了解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作为一个支撑点和发力点。
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学习和发展。
通过管理历练和具体的实践,发展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 3.新手管理者可以采用APPLE发展策略。
认知管理者的要求,以及自身的优势。
制定一个最小化的发展路线图。从优势出发,给自己建立一个支撑点,并制订一个包括发展目标、具体行动和检验方法的计划。
付诸行动,通过刻意和反复练习,跟过去的习惯已建立好的脑区地图抢夺资源,建立起新的通往目的地的路径。
学习知识,结合实践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先有体验,学习就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主动过程。
定期评估,学会重新看待“评价”,把评价看作反映某一阶段性状态的中性动作。
APPLE发展策略是指:
认知管理者的要求(awareness);
制定一个最小化的发展路线图(path);
付诸行动(practice);
学习、反思(learn);
定期评估(evaluation)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404dbcfa492c06a1.png)
二、关键跨越1:承担管理责任
- 是什么?
- 有哪些误区?
- 怎么做到?
承担管理责任意味着什么
承担管理责任是信任的基石
- 新手管理者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取得团队的认可和信任。
承担管理责任有三个关键要点:表率垂范、为结果负责和组织意识。
- 表率垂范包括以身作则和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的核心是,要求下属的管理者自己要先做到。
身先士卒主要是,管理者在困难或关键时刻能顶上,冲在最前面。
要做到表率垂范,态度和勇气比能力更重要,是愿不愿的问题,而非能不能的问题。
- 为结果负责包括为所做决定负责和为团队的工作结果负责。
要做到为决定负责,得学会适应两个常态:一是会犯错,二是不能两全其美。
为团队的工作结果负责要区分“好”的和“坏”的结果。取得坏结果时要帮团队“背锅”,取得好结果时则要把舞台和聚光灯留给下属。
- 组织意识包括遵守和代表组织的规则,以及团队利益为先。
在建章立制之前,应先适应和符合现有的规则。
团队利益为先是指你要为团队和公司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团队之后。
3个易走进的误区
误区一:管理者得比下属更专业vs.管理者可以不懂专业
误区二:管理者得让下属满意vs.管理者得让上级满意
误区三:管理者得与下属保持距离vs.管理者得与下属打成一片
- 1.新手管理者在取得下属认可和信任时,容易走入的第一类误区:
一是过于依赖个人的专业能力,想要靠专业征服团队。这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者成为团队能力的上限,限制员工的发展。
二是认为可以完全不靠专业,发挥领导力即可。这会带来的问题是管理浮于表面,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成效。
- 2.在进入管理岗位后,管理者需要在个人能力上实现两个转换:
一是从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解决具体问题,转换为将专业优势赋能于团队。
二是从运用自己的个人实力去带领团队,转换为培养和成就团队。
- 3.第二类误区是让下属满意,还是让上级满意的问题。
“唯下”的管理者通常用两种方式取悦下属:一是让下属尽量少吃苦,二是滥用物质奖励。本质上都只是满足了保障性因素,只能让下属处于“不是不满意,也不是满意”的中性状态。
“唯上”的管理者围绕上级开展工作,不太关心员工的感受。这类管理者的个人发展极为有限,更易受领导更换或组织环境变化影响。
-
4.管理者只需要让客户满意,这本质上是对绩效负责。管理者需要为此而帮助下属改进和挑战下属突破。这是管理者与团队建立信任的正确方式。
-
5.第三类误区是关于与下属的距离和关系的。管理者易走入的两个极端:
一是制造距离感,以树立个人领导权威。
二是过于注重经营关系,导致为关系所累,或是只运用人际和影响技巧而不交心,变成对下属的操纵控制。
- 6.管理者需要把握不同场合的交往分寸,做到“工作时严肃立规矩,私下可称兄道弟”。“事务”导向和“人际”导向的管理者所需要的努力不同,前者需要增加交流和互动,后者需要把握好情感投入的度。这样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才能既有信任,也有温度。
如何做到承担管理责任?
-
1.真诚是赢得信任的终极套路,包括真诚坦率和展现真我。
-
2.真诚坦率包括两个维度:
一是管理者能分享真实的信息,不隐瞒、不遮掩、不欺骗;
二是管理者能站在员工的角度理解员工,照顾员工的感受,真正为员工着想。
根据这两个维度,管理者与下属相处有四种方式。
虚伪应付:不告知员工信息或不讲真话,同时也不在乎员工的感受。这是最不真诚的,管理者展现的是一种高高在上地掌控一切的傲慢。
真情假意:因为担心员工受伤害,而遮遮掩掩,不直接沟通。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员工会感觉到管理者有话不明说,因而会有各种猜测,从而造成很多误会。
直言不讳:有话明说,但不太考虑员工的感受。尽管可能会让员工感觉不舒服,但这种方式比虚伪应付和真情假意更真诚。
真诚坦率:既讲真话、实话,又能照顾到员工的感受。
-
3.做到真诚坦率要注意五点:就事论事,讲具体的事,多分析背景信息,不带着情绪,多给建议和指导。
-
4.为了满足各种社会期待,每个人都会包装自己。但如果包装后的公众自我与你的内在自我差别很大,就会出现问题。
一是虚张声势很容易会被看出来,让管理者看起来不值得被信赖;
二是过度假装会让管理者自己很不开心。
5.展现真我要做到三点:认识你自己;建立你内心的准则;适当地暴露弱点。
三、关键跨越2:推动执行
执行力2.0
- 新手管理者需要将个人执行力升级为团队执行力,把最大化团队产出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投入精力完成管理工作。
心态转换、目标设定、任务分配、过程管理、应对变化及总结复盘
-
新手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团队成员减少工作阻力。
-
新手管理者需要警惕常见的六大误区,规避不适用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完成管理角色转型。
误区一:超人心态
误区二:完美主义
误区三:想当然
误区四:控制狂
误区五:疏离旁观
误区五:疏离旁观
误区六:安于现状
做该做的事
- 管理者要多做自己该做的事,少做或不做不该做的事。
员工现有能力可以完成的任务,要坚定不移地交给员工去做。
员工“跳一跳”能完成的任务也可以交给员工去做,同时管理者要提供必要的辅导和资源支持。
员工能力差距较大但有意愿去挑战的任务,如果有试错的空间,管理者可以和员工一起做,并承担失败的风险。
- 忍住,让员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接过原本属于员工的“猴子”。
不要直接给员工答案。
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员工,让员工思考下一步如何行动。
让员工为工作任务负起责任来。
- 不要做“超人”,放平心态。
对团队多一些耐心,不要为了快速达成目标而代替员工完成工作。
通过帮助团队成长获得新的成就感,不要因为无法站在舞台中央的失落感,就选择自己做事,和下属竞争站回舞台中央的机会。
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放手让下属尝试,要给员工犯错空间,并学会把失败当成自己和团队学习的机会。
不需要通过代替员工做事去刻意讨好下属,得有把任务派给员工后被讨厌的勇气。
要事第一:目标取舍的智慧和勇气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明确目标阶段管理者要做到“要事第一”。
找到重要的20%,重点投入。
跟上级充分沟通,让上级帮助明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排序。
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得学会取舍,避免目标平均主义。
- 管理者在完成短期目标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年度目标,逐步建立长期思维。
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在为长期目标负责。
学会拉长时间维度去评估投入与收益。
根据业务紧迫性和团队成熟度对目标的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b358244995e73e7d.png)
人事匹配: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e591d5adcc994d57.png)
- 根据意愿能力四象限,完成人事匹配。
对于高意愿高能力的明星员工,可以把有难度的重要工作交给他们。
对于低意愿低能力的问题员工,需要进行绩效反馈,明确绩效改进方向。
对于高意愿低能力的“潜力股”员工,应以能胜任的工作任务为主,同时分配一些“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挑战性任务来提升其能力。
对于低意愿高能力的“精明人”员工,需要适当激发,并保证团队内部任务分配和激励回报的公平性。
- 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实战三个环节来判断员工的意愿和能力。
- 在进行任务沟通时,管理者要做到四点:
第一,将工作“翻译”成员工更容易听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为什么”。
第二,清晰无误地说明任务要求,不遗漏必要信息。
第三,进行双向沟通,获得员工及时反馈。
第四,与员工沟通不同工作的优先级。
- 管理者要避免陷入“想当然”误区,主动反思自己是否以己度人,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或低估了任务的难度。
- 管理者要避免“想当然”,应该在行动上向员工展现出欢迎提问的姿态,也需要在工作中多观察员工的行为,了解员工的意愿和能力。
过程管理:把握尺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907d4156f4440748.png)
- 根据任务容错率和员工成熟度选择不同的管控方式,避免一刀切。
对于容错率高的任务,如果员工成熟度高,可以让员工放手去做;如果员工成熟度低,则需要加强过程辅导。
对于容错率低的任务,即使员工成熟度高,管理者仍需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果员工成熟度低,这项任务应该由管理者自己负责,带着员工一起完成。
- 在过程管理中要避免陷入微观管理,变成“控制狂”,也不能放手不管,做一个远离团队的“甩手掌柜”。
- 过程管理更有效的方式是设置合理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
定期开例会。
建立抄送邮件的规则。
工作进度可视化。
开展专项会议讨论。
加强非正式沟通。
VUCA时代需要敏捷执行
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
- VUCA时代需要敏捷执行,核心是以终为始,抓住关键矛盾。
- 产出最小化可交付成果,尽早获得最终用户的反馈,通过多次迭代来更聪明、高效地工作,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制订有弹性的工作计划,给自己预留20%的时间用于应对临时出现的重要任务或者就用于思考,避免被不重要的事情塞满日程表。
- 管理者要敢于说“不”,赢回自己的时间。具体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复述对方的要求。
解释拒绝的原因。
坦诚说“不”。
复盘让管理实现闭环
- 复盘让管理形成闭环,为管理者提供思考的空间,也是团队改进和提升的原点。
- 成功的复盘要求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建立信任,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并有能力从过往的实践中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指导行动。
- 复盘可以作为日常管理的工具,要做到及时和精要,才能保证良好的复盘效果。
- 专项复盘可以帮助团队及时总结失败教训,沉淀成功经验。专项复盘分为还原事实、分析问题根因、制订行动计划“三部曲”。
四、关键跨越3:辅导他人
辅导他人,亟待提升
- 1.辅导员工的关键四步。
投入时间:坚持在辅导上投入时间,切实帮助团队提升。
明确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了解员工现状,和员工就发展目标达成共识。
反馈与指导:在辅导现场,直面挑战,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跟进与评价:跟进与评价员工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行为进展,并通过正确地批评和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
- 2.新手管理者在辅导上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
理想化:辅导形式大于内容,不考虑业务需求和员工现状。
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忽视员工与自己的差异,遇到问题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
急于求成:对员工的成长没有耐心,辅导员工时容易急躁,急于给员工下定论,难以持续投入。
辅导的开始:如何投入时间
管理者进行辅导的第一步:切实有效地在辅导上投入时间。管理者要注意:
- 1.不为自己没有在辅导上投入找借口。
正视自己没有辅导员工的现状,思考自己要如何改变。
相信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时间,并为自己的时间负责。
- 2.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陷入“越努力,越忙碌”的处境。
管理者面对的问题是系统性问题,单一的问题解决思路会起到反效果。
评估自己的行为会对团队产生的影响,通过辅导提升团队能力,从而建立自己在工作中的正向循环。
- 3.坚持在辅导上进行投入。
辅导更需要细水长流的投入,考验的是管理者是否能坚持。
管理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辅导习惯,可以通过诸如“辅导他人行为清单”的方式提醒自己。
- 4.基于二八原则分配自己的时间。
管理者辅导员工时需要以团队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
表现优秀的员工更值得,也更需要管理者的辅导。
只关注绩效表现不佳的员工,容易让其他员工感到不公平。
有效分配时间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对员工进行分类。
管理者在评估员工时,要同时关注当下工作和未来工作的要求。
明确目标,促进绩效达成
管理者在和员工制定辅导目标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1.促进绩效提升。
基于对绩效目标的分析,结合员工当下的重点工作,初步找出可能需要提升的地方。
还原工作现场,通过行为观察、他人反馈、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了解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
深入分析,找到员工表现背后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方向。
- 2.和员工达成共识。
在与员工沟通前,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鼓励员工发表意见,认真倾听员工的想法,并且即使遇到冲突也就事论事,不强求员工听取自己的意见,也不和员工去争一时的对错。
- 3.辅导目标可评估、可实现。
辅导目标要注重可行性,不要好高骛远。
辅导目标中应该包含具体的行为,有助于管理者和员工达成共识。
信任、激发与赋能
在成功辅导员工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做到三件事情:与员工建立相互信任的辅导关系;激发员工不断提升自我的积极性;赋能员工,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 1.建立相互信任的辅导关系。
管理者要让员工尽快感受到自己的提升,从而让其对辅导抱有信心。
管理者需要避免高高在上,和员工做平等沟通,多倾听员工的想法。
- 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面对受挫的员工:管理者需要引导员工从长远和正向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其受挫的感受和心情,并通过工作的调配转移其注意力。
面对积极性不高的员工:让员工更客观地认知自己的水平;为员工树立榜样,展现未来发展愿景;通过竞争持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面对缺少行动力的员工:发挥目标的管控作用,要求员工必须有行动;让员工为自己负责,管理者避免越俎代庖;必要时,终止辅导关系。
- 3.赋能员工。
理解员工能力提升的三个阶段:知道、理解和应用。员工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思考和实践,不断地获得反馈和提升。
只让员工去尝试而不给予反馈,或只让员工学习知识而不实践都不是适合员工的辅导方式。
在赋能员工时,管理者要让员工通过历练,感受到挑战和问题所在,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在实践中做出尝试和探索。在逐步探索中,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对外输出,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能力。
跟进与评价
员工的能力提升需要经历持续练习和反馈的过程。管理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跟进员工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指出员工的问题,帮助他们持续改进。管理者还需要及时看到员工取得的进展,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
1.把辅导当成项目来管理:跟进最难的地方在于坚持,管理者可以按照管理项目的方式,始终聚焦辅导目标,制订跟进计划,明确责任人,使用辅助工具,以帮助自己形成跟进的习惯。
-
2.对员工的成长有耐心:员工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管理者需要给员工时间和试错的空间,并且当员工取得进步时,即使没有达到期待,也要给予正向的鼓励。
-
3.做出正确的批评和表扬:跟进是评价和反馈的基础,要做到正确地批评和表扬,管理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并在沟通时保持真诚。
五、关键跨越的全貌
- 管理者发展的全景图
- 管理困难
- 管理馈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63dd1a448caea3f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8123/882a5d73b2668222.png)
管理者发展的全景图
五个阶段的关键跨越
-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会历经很多角色,了解管理者发展的全景图,能帮助你提前做好准备,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上下级的工作挑战和想法。
- 你会经历的职场角色有五个阶段: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管理者、管理职能/事业部、管理企业。
- 管理自我阶段的关键挑战:稳定可靠地交付工作成果、保持并提高专业的水准和效率、与客户和工作伙伴顺畅沟通。
所需完成的关键跨越:高效执行、展现专业素养、有效沟通。
- 管理他人阶段的关键挑战:获得团队的认可和信任、让团队稳定可靠地交付工作成果、帮助团队改进和提升。
所需完成的关键跨越:承担管理责任、推动执行、辅导他人。
- 管理管理者阶段的关键挑战: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让一线管理者充分发挥作用:统一目标,平衡资源和利益。
所需完成的关键跨越:系统化思考、授权、协同增效。
- 管理职能/事业部阶段的关键挑战:应对常态化的模糊和不确定状况、以经营思维管理职能部门或事业部、确保人才梯队支持业务持续发展。
所需完成的关键跨越:模糊决策、经营意识、构建人才梯队。
- 管理企业阶段的关键挑战:制定和落实企业的战略、建设和提升组织能力、创建具有感染力的美好组织构想。
所需完成的关键跨越:具备战略远见、促进组织优化和共启愿景。
- 还有几个底层能力,在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能力包括: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弹性和韧性。
- 发展关键跨越上的能力要做到:
充分了解这些能力的完整行为链条;
保持刻意练习;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生的修炼,更好的自己
- 至暗时刻
“失控”
很不“自由”
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苦恼
体会管理的孤独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用多维视角分析问题。
从小团队开始建立原则意识。
学会包容不同类型的人。
学会控制自己。
- 管理的馈赠
掌握一种实现目标的方法论。
变成“成年人”,容忍灰度。
更易合作,人际能力的提升。
成就他人的成就感。
会更加坚韧和有勇气。